环境气候
-
- 浙江宁波 污水再生利用,“两难”变“多赢”
- 下沉式再生水厂上方的产业园。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近镜头】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宁波货运北站北侧建设工地,工人忙碌作业,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地面下,源源不断的污水流入...[全文]
-
- 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试点 探索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
-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的通知》,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推荐基础上,决定在1个区域、16个省份、29个城市、1个区(县)部署开展国土空间...[全文]
-
- 福建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
- 日前,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长汀县签约。此次交易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10万吨,总价180万元。水土保持碳汇是指在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预...[全文]
-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 日前,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工作安排,经有关地区城市和园区自愿申报、省级发展改革委推荐、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全文]
-
- 贵州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 根根翠竹铺就特色致富路
- 核心阅读地处黔北的贵州省赤水市,全域277 8万亩土地,竹林面积达到132 8万亩;常住人口近23万,从事竹产业的就有18万左右。近年来,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在长江上游筑起一道绿色...[全文]
-
- 采用科技手段,采取复壮措施 石刻馆里银杏繁茂(古树的故事)
- 石刻馆里的银杏树(摄于2021年11月)。史迪威摄(人民视觉)冬日,走进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石刻馆),只见两棵古银杏树叶片金黄,落叶满地。石刻馆内的金刚宝座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全文]
-
- 湖北十堰—— 全域治水护水 守好一库碧水
- 位于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把水源区的...[全文]
-
- 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 非常规水源 潜力大应用广
- 核心阅读非常规水源利用是节水开源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据统计,2022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75 8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不断发挥其增加...[全文]
-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开局顺利
- 近日从三北生态用水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开局顺利,已开工项目22个,共完成造林种草608 07万亩。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表示,要持续推进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全文]
-
- 银杏为何被称为“活化石”?(把自然讲给你听)
-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加强就地与迁地保护,是保护活化石植物的重要途径近期,多地迎来银杏最佳观赏期,景点、街巷、公园……市...[全文]
-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沙漠变绿洲 绿洲变“金山”(新气象 新作为)
- 图①:黄河中卫段的湿地里,候鸟展翅飞翔。马 德摄图②:中卫市香山湖湿地公园。图③:在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大拐弯与腾格里沙漠构成了一幅壮丽图景。(本文照片除署名外由中卫市旅游和文化...[全文]
-
- 江西:守护东江源让清水南流“绿”里生“金”
- 清晨,64岁的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护林员龚隆寿穿过三百山上蜿蜒崎岖的山路,一头扎进密林,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这片林木涵养下的水土是东江源头之一。东江发源于赣州南部,是广东部分地区居...[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
- ·这一年,中国绿色发展成绩单更亮眼(年终盘点)
- ·为平沙万里注入绿色生机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的中国印象
- ·治理塑料污染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专家解读)
-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 水利部:2035年长三角区域全面建成
- ·生态修复、治沙治水,水体面积连续20年保持扩大态势 青海湖水面更大了,更美了
- ·济南玉符河湿地生态环境优渥引白鹭栖息
- ·福建“生态云”平台惠及八闽千万家
- ·西湖区打好水环境保护攻坚战
- ·吉林长春探寻冰雪经济发展新模式 守护绿水青山 &#8194用好冰天雪地(人与自然)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多年来坚持保护和修复雅尼湿地—— 呵护草木生灵 点绿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