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 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高水平科研监测体系
- 日前在四川成都开幕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首次发布《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和监管,建设起高水平科研监测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公...[全文]
-
- “空”中取氨,打开清洁能源新世界(创新汇)
- 空气和水,再平常不过。但在科学家的巧思下,它们有望成为打开清洁能源世界的一把新钥匙。近日,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氮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全文]
-
- 十年“数”遍神州树,“拼”出森林全景图(自然之子)
- 郭庆华利用设备采集数据。程 凯摄人物小传郭庆华,男,出生于广东汕头,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及其在生态与环境科...[全文]
-
- 黑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
- 8月20日,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30平方千米至40平方千米。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展黑河水量统一调度。2024—2025年度,面对黑河来水转枯风险增大、水资源供...[全文]
-
- 处暑意味着不再炎热吗?(把自然讲给你听)
-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将至。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渐退。那么,处暑就意味着天气不再炎热吗?从近10年全国高温结束日...[全文]
-
- 福建永泰县探索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守好源头活水,日子更有奔头”(家乡的山水
- 永泰县的湖光山色。杨宇铨摄核心阅读拥有丰富水资源的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水资源监测与保护,发展水经济,探索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推动水生态改善、水产业发展。戴...[全文]
-
-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读懂“两山”理念的实践导向
- 202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10年前北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的一幕:当时有人问,这是‘APEC蓝’,能持久吗?我回答他们,这并不是短暂的蓝天,几年后它将是永久的蓝。...[全文]
-
- “我见青山多妩媚”融媒体策划 在光阴里遇见幸福
- 7月底,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又一次带着团队前往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当年跟着我种菇的菇农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了生活的新变化。这次去看看他们,...[全文]
-
- 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在四川成都举办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发布
- 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8月19日在四川成都开幕。论坛以守护自然瑰宝共绘和合之美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方案》等重要成果。 《中国国家公...[全文]
-
- 近五年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重要渔业水域主要超标因子超标面积比例下降
-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全文]
-
- 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对话“十四五”)
- 受访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许勤华问: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全文]
-
- 湖南龙山县种植中药材,修复生态,带动增收 土药材成了金饭碗(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