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 三峡南线船闸开始停航检修 工期30天
- 停航后的三峡南线船闸。水利部供图自2月21日8时起,三峡南线船闸开始停航实施计划性检修施工,工期30天。按照检修安排,今年停航的是三峡南线船闸,北线船闸继续运行。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文]
-
- 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科技冬奥专项来盘点
-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它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也是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赛事。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碧莹教...[全文]
-
- 绿色办奥的中国实践(新论)
- 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成为一届绿色、包容、开放、清洁的冬奥会,与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密不可分。微火成为冬奥主火炬、绿电点亮冬奥场馆、新型制冰技术...[全文]
-
- 氢能,让赛时交通更低碳
- 2月14日,雪后的北京市延庆区银装素裹。一辆张贴着冬奥标识的氢能大巴车缓缓驶入庆园街加氢站,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静电释放夹、氢气测漏仪以及加氢机,为大巴车注入绿色动力。加氢时间仅需1...[全文]
-
- 春耕正当时 田管有新意(田间地头看春耕)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光景看春耕。随着气温回升,今春农业生产正自南向北渐次展开。春耕春管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基础,对于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灌溉有自动化的管...[全文]
-
- 携手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 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行驶在位于老挝万象省的欣合楠里河特大桥上。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供图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中国致力于同各方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取长...[全文]
-
- 相关部门出台意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全文]
-
-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人民观点)
-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全文]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水利部供图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水利部供图 从水利部获悉,2月8日,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全文]
-
- 促进蓝碳增汇 给海洋牧场装上巨型“气泵”
- 山东青岛鳌山湾海域的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工程受访者供图490万吨以上若在我国14万公顷海藻养殖区推广实施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工程,每年可获增碳汇总量(按二氧化碳计)490万吨以上,同时移除氮...[全文]
-
- 天天护渔,才能天天有鱼
- 密密的细雨、冷冷的海风,江南的深冬有些刺骨。茫茫东海上,5艘执法船正迎风疾进——这是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同海事部门正在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从海礁岛海域到禁渔区线,再到马鞍列岛...[全文]
-
- 排放监测“碳卫星”(科技大观)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如何观测?遥望蓝天,碳卫星正成为中坚力量。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基于我国第一颗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观测数据,发布全球碳通量数据集,标志着我国...[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
- ·这一年,中国绿色发展成绩单更亮眼(年终盘点)
- ·为平沙万里注入绿色生机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的中国印象
- ·生态修复、治沙治水,水体面积连续20年保持扩大态势 青海湖水面更大了,更美了
-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 水利部:2035年长三角区域全面建成
- ·治理塑料污染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专家解读)
- ·济南玉符河湿地生态环境优渥引白鹭栖息
- ·福建“生态云”平台惠及八闽千万家
- ·吉林长春探寻冰雪经济发展新模式 守护绿水青山 &#8194用好冰天雪地(人与自然)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多年来坚持保护和修复雅尼湿地—— 呵护草木生灵 点绿万水千山
- ·西湖区打好水环境保护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