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 绿化垃圾成护花泥 餐厨垃圾变有机肥
- 智能垃圾分类箱各种垃圾分类一目了然,APP可积分兑换奖品;绿化林木垃圾集中处理后化作护花泥;餐厨垃圾处理后变身有机肥……[全文]
-
- 野生动物用“脚”为河南生态治理点赞
- 寒冬来临,一批又一批大天鹅“携家带口”,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回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将在这里“舒舒服服”地度过整个冬天。[全文]
-
- 三极地区升温速率为全球平均水平2—3倍
- 通过研究发现南极、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是地球系统中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区域,三极地区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升温水平的2—3倍,异常升温也将导致极其严重的环境后果,严重改变三极乃至全球的生...[全文]
-
- 南京:借“大数据+”监管“空气” 无死角查污
- “哪里空气质量指数超标,超标数据有多少?不用到现场,大屏幕上一眼看出来。”18日,南京市江宁生态环境局大环保指挥中心主任侯玉东一边紧盯着眼前的大屏,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就是南京环保部...[全文]
-
- 卫星为何不会相撞 海王星的这对小伙伴作了个示范
- 截至2019年10月7日,人们发现土星伴有82颗卫星,成为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反超之前稳坐第一宝座、拥有79颗卫星的木星。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海王星也被发现有十余颗卫星。如此...[全文]
-
- 滴滴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 分享绿色出行创新行动
- 滴滴出行CSR环保项目负责人李依风在边会上介绍,滴滴一直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更便利的绿色出行选择,减少交通出行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文]
-
- 最新研究:系外行星大气中,水常见但数量低于预期
-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11日报道,该校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对系外行星大气化学成分进行了迄今最广泛调查。结果表明,系外行星大气中水很常见,但也稀少。研究结论挑战了目前的行星形成理论,对在太...[全文]
-
- 垃圾焚烧发电明年执行新规 将公开常规污染物排放数据
- 垃圾焚烧发电明年执行新规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明年1月1日实施,可作为判定环境违法行为证据[全文]
-
- 与水熊虫“合体” 人类就能抵御太空辐射?
- 科学家通过基因分析,发现了水熊虫抵抗辐射损伤的独门“武器”——损伤抑制蛋白Dsup。他们还发现,这种蛋白放到其他动物细胞里也能同样起到保护作用。[全文]
-
- 格陵兰冰盖融水让全球海平面上升10.6毫米
-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格陵兰冰盖自1992—2018年损失了近4万亿吨冰,融化的水已经让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10 6毫米!研究人员表示,格陵兰冰盖的融化总量已接近于联合国...[全文]
-
- 德国专家: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建设性贡献
- 联合国气候变化马德里大会(COP25)正式会期即将结束,如何看待中国在节能减排、实现气候目标方面的贡献和潜力?[全文]
-
- 科学研究表明“亚洲水塔”急需保护
- 一批科学家日前对全球78个“高山水塔”依据重要性进行排名,并评估其脆弱程度。这些“水塔”是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通过冰川、积雪、湖泊和河流为全球约四分之一人口提供水资源。研究结果...[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
- ·环保部:北京有企业趁着暴雨偷排含废显影剂废水
- ·装机占全球40%以上,一批新技术加速示范应用——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 ·依托技术实现节能 sengled生迪践行环保承诺
- ·蓝天白云更为常见 中国蓝天保卫战打得漂亮
- ·保护“母亲湖” 中日专家共商水资源科研国际合作
- ·福建永泰县探索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守好源头活水,日子更有奔头”(家乡的山水
- ·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22日公布 物种名录更新 保护措施有力
-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候鸟迁飞 这里的“鸟栈”来新客(美丽中国)
- ·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完成划定 一级保护区200多项目被整治
- ·国家黑臭水体环保专项督查 广州跨市联动严查污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