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华女子学院12位女生参与郦民社工抗疫的点滴
中国公益新闻网(公益记录者:涂传博)“不以善小而不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全国各地,湖北省各地纷纷开启了“封城”模式,学校无法开学,这可急坏了许多的家长们,而对于农村地区的一些留守困境儿童家庭更是如此,就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下,中华女子学院的12位社工专业的学生开启了为黄冈市蕲春县酒铺小学的11位困境留守儿童提供了线上一对一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在疫情期间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郦民社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线上培训
2月底,郦民社工蕲春项目点的社工们了解到酒铺村有许多的留守与困境儿童存在学业和线上网课的各种困难,于是便迅速联系到酒铺小学,通过对学校6个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进行半结构式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家长进行需求问卷调查,了解到各方需求,并拟定了具体的服务方案,与学校一起组建了“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微信群,畅通社工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同时,2-6年级的班主任在各自所在班的学生中筛选2-3位需要进行一对一服务的学生,郦民社工陈红莉理事长通过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督导专委会链接到中华女子学院苗艳梅老师,在中华女子学院招募到秦维静、严秀秀、吴可怡、王静怡、罗月琴、施子琪、谭睿思、林妩悔、宋林眙、张雨平、唐一巧、赵琢玉共12位社工专业学生参与酒铺小学困境留守儿童线上一对一关爱服务。
郦民社工与酒铺小学搭建的日常沟通平台
在正式服务开始之前,郦民社工对大学生志愿者们进行了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包括一对一课业辅导的形式与内容,大学生志愿者的具体分工与人员配对,线上服务的沟通监管,儿童社会工作要点知识讲解以及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有专业,有要求,有期待,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要求,才有了学生、家长及学校的支持与肯定。
服务开始的第一个难题——建立专业关系,无形的摆在了志愿者面前。为了与孩子们建立好关系,志愿者们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她们召开线上经验交流分享会,总结孩子们喜爱的语言、沟通形式及渴望了解的课外知识,在课业辅导之余为孩子们讲解历史故事和趣味十足的历史小知识,在服务的过程中还增加了许多的表情包……最开始与志愿者的交流也不理不睬,只回复一两个字等情况,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之后,孩子们开始变得活泼开朗,彼此的话题也越聊越多,对志愿者的称呼也从“老师”逐渐的变成了“姐姐”。在课业辅导的时候,也从视频为主,到语音信息结合,再到拍照打字讲解题目,孩子们喜欢哪种形式,志愿者就采用哪种,从而达到最佳的辅导效果,正是与孩子们建立了这种良好的专业关系,让大家走得越来越近了,志愿者也被孩子的好学和坚强所感染。
一对一服务的规范化日常打卡管理
“疫情期间,要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提供线上服务,孩子们设备使用困难、家长们又难以督促到位,志愿者们常常到了约定时间却等不到小朋友们,非常担忧,也不能抽身去做别的事情,一直在等待中想各种办法联络到孩子及其家长,持续地关心、询问小朋友今天的日常和安全情况,在这样一次次等待与守护中,志愿者与孩子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为了能够和小朋友们更加贴近心灵,有的志愿者去拍下了春天里活泼的小松鼠,发给孩子们看,讲述外面春天的变化;有的志愿者去下载许多动画表情包……正是这些不懈努力的尝试,营造出了轻松童趣的互动氛围。才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信任与肯定呀”。志愿者队长赵琢玉讲述着这段时间的感悟。
连续服务8周/56天,累计560小时,这是12位志愿者们兑现的“承诺”,她们纪律严明、按时打卡,力图给出一份从不迟到的交代、一份从不放弃关爱乡村留守困境学生的坚定意志。志愿者们负责着线上服务,郦民社工负责联系对接酒铺小学,并线下实地入户家访,了解每个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收集更多的有效信息,方便志愿者不断加深对孩子及家庭的了解。苗艳梅老师及时耐心疏导志愿者心理压力,提出各项建议和措施,鼓励大家有所坚持。正是多方的协同合作,让线上服务能够持续的进行下去。
线上一对一服务家长及学校老师的反馈
志愿者秦维静说:“我和玥玥小朋友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共同成长的同学,当她问我美元上面是不是印着特朗普的头像时,我不会说这是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就忽略她,而是饶有兴趣的和她一起百度搜索美元的各种面值还有上面印着的头像。还有一次特别搞笑的就是我给邓玥说五一可以带着弟弟一起去摘草莓(因为之前邓玥提过要去摘草莓)然后邓玥就和我说草莓不是这个季节的植物,是秋冬天才有的。然后上一次的是草莓棚里最后一批草莓。其实我对于玥玥小朋友,既有老师的严厉,也有姐姐的疼爱,有时遇到我不懂的事情我也会很有兴趣的向她提问,非常感谢玥玥小朋友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出现在这段时间里。也非常感谢玥玥妈妈对我的各种尊重,没有怀疑我的实力,一直鼓励我,感谢我。遇到你们,真是这段时间最温暖的时光”。
志愿者严秀秀说:“对于这次线上辅导,于我而言刚开始去接触小可爱的家长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三次打电话,一次没接,一次没空未聊几句便匆匆挂了电话,一次接听后许是不小心直接就把电话挂掉了。这家长真是一个“奇葩”,浅浅的接触后,我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刚开始辅导小可爱课业的时候,小朋友总是上到一半,人便不见了,发消息不回,问问题不回,整个画面就是我一直在追问,这孩子真没礼貌,短短的接触后,我给孩子扣了这样一顶帽子。也许以前的我会因为喜欢一见倾心的美好,就不再对孩子的辅导上心了,但是作为一个社工专业的学生,我清楚的知道日久见人心才是生活最美的情话!陪伴了小朋友几周后,郦民社工对他进行了家访,我才了解到——小可爱和姐姐共用一部手机!后来,我在给小可爱答疑的时候,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些,小可爱才告诉我,有时候他和姐姐用手机的时间会冲突……那一刻,真的深深触动到我了,给我的思维和认知深深的上了一节课(这里的课,并不是两人共用一部手机,而是我思考问题、审视别人的视角。我眼中的小可爱,我眼中小可爱眼中的我,小可爱眼中我眼中的他,我在想,其中的一些想法是否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了小可爱呢?再一个沟通真的很重要,要是我早点问问小朋友,我就可以早点知道小朋友的困境了,也能早点改变时间冲突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在那里瞎猜)。对于家长,早在小朋友姐姐的口中知道情况后已经理解了,再到家长悄悄给我发感谢语的时候,心中已是满满的感动——任何事情到了最后都是好的,如果没好,那就是还没到最后。”
每一个乡村留守困境儿童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每一份温柔心意都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编辑:雲深 审编:张声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