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对面,不敢用手机的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背景下,银发群体的生活状况和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16次出现“数字化”“大数据”等条目;2024年国办一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14次强调“智慧健康养老”和“智能化”相关内容。2023年发布的《城乡老年数字素养差异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社会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老年群体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问题,近三成受访乡村老人“怕”使用智能手机,不敢使用的三大理由分别是“怕麻烦别人”、“怕被骗”、“怕不安全”。
与人口老龄化并行的,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由于缺少社会联系与社会支持,他们往往具有较大的社交孤立风险,从而对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缺少情感关怀,别有用心之人五花八门的“亲情”便会趁虚而入,用热情和关心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使得很多老年人在骗子的嘘寒问暖中失去警惕。
同时,社会数字化水平越来越发达,银行、医院、保险等机构主要通过线上的方式办理业务,购物、出行订票、外出就餐等日常消费也以电子支付为主,而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处在下降通道,信息来源又相对单一,分辨能力较弱,使得老年人群也成为网络谣言、不明链接诈骗、变相强迫消费、网络传销骗局、返利诈骗这些网络陷阱紧盯的“肥肉”。
被微短剧“瞄准”的老年人
然而,与对数字化害怕、抵触情绪相伴的,却是银发人群对互联网、短视频、微短剧的“易沉迷”。《城乡老年数字素养差异调研报告》指出,超八成受访乡村老人反映曾因玩手机影响生活,近六成称自已经常刷短视频超过3小时。
2024年微短剧行业蓬勃发展,其中中老年题材短剧更是异军突起,中老年甜宠剧、苦情家庭亲情剧、中老年逆袭剧爆款频出,成功捕捉中老年人群的情绪痒点。据《中国微短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在微短剧用户中,60岁以上的人群占12.1%,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观众总数近五成。同时,为微短剧买单的用户群体中,45—64岁的中老年用户群体的付费行为更为活跃,超过整体平均水平。微短剧的主要受众人群,已经从年轻人向中老年人群体转移。
中老年短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要,弥补了此类题材的缺失。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增长,微短剧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管理提示》指出,部分微短剧为吸引眼球故意制造冲突、设计狗血情节,传递违背时代潮流、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引发舆论关于中老年人沉迷、微短剧收割中老年人的担忧。
用魔法打败魔法,用老人喜爱的短视频方式守护老人
既然微短剧如此收到中老年人喜爱,这是否也能成为积极影响老年人、帮助老年人反诈防骗的新方式?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行动敏锐捕捉到这一点热点,联手新华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制作了第一部助老主题的公益短剧《屋檐之下》,刻画了一位面临黄昏恋、“杀猪盘”等情感困境和诈骗风险的晚年独居奶奶形象,以关注老年人情感需求、警惕情感诈骗为主线,通过年轻租客和蓝马甲志愿者的视角,在诙谐风趣的剧情中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理解老年人所面临的数字困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我们希望中老年朋友通过这部短剧,在欢笑中找到共鸣,在感动中感受关怀。”新华网党委常委、监事会主席谭玉平表示,《屋檐之下》呼唤更多的年轻人加深对中老年群体的深刻理解、尊重与关爱,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表示,蓝马甲的这次公益短剧是一次小小的尝试,用好新技术、新场景、新媒体,一定会创造出更多可能,“未来希望与新媒体志愿者一起,用好‘三个新’,让流量成为能量,推动全社会温暖共益。”
蓝马甲助老短剧邀请了近10位新媒体志愿者出演,他们作为在新媒体平台颇具影响力的创作者,全网合计拥有超过1亿粉丝,通过在新媒体账号发布短剧正片、花絮等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合力打造公益热点话题,带动粉丝传播和分享公益短剧给身边的中老年亲友,提升公益短剧传播热度,触达更多新媒体用户。短剧发布后,在各个平台都获得巨大的关注和热度,全网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热度超过2亿,在抖音平台成功上榜抖音短剧榜,并且是上榜的唯一正能量短剧;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起“跨界达人联手公益短剧屋檐之下”等话题,吸引大众参与互动。
蓝马甲助老短剧收获巨大的传播量和影响力的关键,在于短剧的共创集合了以新华网作为央媒专业权威的内容能力、蚂蚁公益基金会作为公益平台的社会调动能力、以及多位新媒体志愿者的正能量传播力,多方各展所长聚合优势能力。公益短剧以创新的传播形式寓“公益”于“娱乐”,线上线下齐发力,能够吸引和撬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公众力量关注和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共建和谐社会。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