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会成功举办首届人道沙龙

 时间:2024-09-29 11:05:32来源:公益中国

9月22日,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会首届人道沙龙在苏州大学敬贤堂举行。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副院长刘选国、常务副院长郑庚、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葛道顺、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主任池子华,著名作家马伯庸、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校友会会长金飞鸿等出席活动。

马伯庸以《医术之外——闲谈中国近代医事与人道救援》为题,为全体校友做了一场精彩讲座。他以丰富的史料故事,介绍了《大医》一书的创作源起和初衷,他希望这些人和事不再泯灭于故纸堆中,要让人们记住当年这些大医和前辈为人道救助做出的伟大贡献,传承发扬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并呼吁对今天守护我们健康的医生和人道工作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

讲座结束后,王汝鹏为马伯庸颁发了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聘书,池子华代表学院向马伯庸赠送了授课纪念牌。

随后,红院校友以“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为主题,就其在应急救护领域的经验和思考进行分享。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范玲玲主持了校友分享环节。

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会会长金飞鸿以《心手相牵,救在人间》为题分享。金飞鸿会长介绍了校友会未来三年的工作计划,拟围绕完善组织建设、打造交流平台、传承学院人道公益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四大核心目标展开,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推动“应急救护”公益项目的深入实施。该公益项目不仅响应了党和政府的号召,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及校友会的宗旨。他向全体校友发出呼吁,希望大家能够心手相连,积极参与“应急救护”事业,成为这一领域的宣传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ECH3期班校友张延超以《生命中那一抹红——我国应急救护现状、挑战与行动》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应急救护面临的三大挑战:心肺复苏普及率低、急救设备短缺及公众施救顾虑。并分享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应急救护项目的经验。他呼吁校友及社会各界关注并参与应急救护事业,提升公众意识和技能,让急救设备成为生命防线。

ECH4期班校友陈立本则以内蒙古的应急救护工作为例,分享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实践和事业谋划。他说,内蒙古红会将紧紧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全力推进“六个助力”,通过校园守护、安老防老、景区守护、交通伴行等“十大任务”以及组织保障“全面支撑”,推动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AED布设全面覆盖。

校友会副会长杨明川则以《小支点撬大资源 解难问题——可持续应急救护公益在深圳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深圳经验。他提出要构建社会化“网约式”院前急救网络,指出要找准问题,巧借资源,达到小支点撬动大资源。并提出“AED倍增计划”,希望通过校友联动,开创有影响力公益行动。

金飞鸿主持了校友对话与授牌捐赠仪式。

校友会理事孙步霖以《“救”在身边——架起生命安全的桥梁》为题分享了苏州经验。苏州市姑苏区红十字会以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为重要抓手,着力破解难题堵点,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救’在身边”红十字品牌,不断加大应急救护技能传播力度,培育优秀救护员队伍,构建完善的应急救护体系,推动全区红十字事业再上新台阶。

校友会理事朱关燕从《以赛促学 ——科技赋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角度,从智能系统层面介绍科技赋能前后在心肺复苏项目评判中的显著差异。她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各级红十字应急救护赛事,并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提质、以赛赋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校友会理事陆乐以《1.6亿“少年急救官”应急救护的未来基石》为题,详述了“少年急救官”项目经验。该项目通过出版物与直播课结合传播急救知识,提升青少年意识,多元教学手段已覆盖12万所学校,预计未来惠及1.6亿学生。他强调,这些“少年急救官”是应急救护的未来与社会进步的力量。

校友会理事孙建燕以《AED急救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全面梳理了中国AED急救事业的发展。他呼吁鼓励调动社会力量,通过增加AED数量、提升公众技能、建设急救地图和加强AED设备监管体系,完善急救体系。

ECH3期班学员,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会长刘维新分享了其援藏工作心得,介绍增设AED、培训急救技能等有效措施,指出AED在高原急救中的重要性。并立志将西藏阿里地区打造成红十字人道事业的高地,为雪域高原人民提供更全面的人道关怀。

随后,郑庚和刘维新共同为校友会首个“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会人道实践基地”揭牌。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联合红十字国际学院校友会向阿里地区红十字会各捐赠10台AED设备,这些设备将为当地民众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

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主持了沙龙大咖思享环节马伯庸的讲座,并在沙龙最后作点评。他首先高度评价学院校友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称赞此次沙龙有“四高”,一是主题定位立意高,以红十字运动核心使命守护生命健康为主题,并做到知行合一。二是授课教授和分享嘉宾内容好,质量高。三是校友参与度和积极性高。四是校友会秘书处服务水平高。还向精心组织此次校友会活动的金飞鸿会长及其秘书处和服务团队致敬,期待校友会及各位校友秉承共建共享的学院宗旨,为将校友会建成学员永不毕业的交流平台,为促进人道主义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下午,在苏州市姑苏区红十字会、浙江国跃科技有限公司、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校友机构支持下,校友会组织的“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考核活动在红十字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几十名校友完成了学习考核。

(制作:付春来、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团队等)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