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伯,您试试打开手机扫一扫这个二维码,这可是咸鸭蛋自己的‘身份证’,里面有很多它的私人信息呢!”下乡实践的大学生王冠超介绍道。
“真的是,生产地、生产者、制作时间、制作流程......这么多信息一下就能看到,很方便啊。”望着眼前这个上了身份证的鸭蛋,舒祖闵很是惊喜。
舒祖闵是永丰乡物流综合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平时经常会帮永丰乡当地的农户向城里出售农产品, 这次也是过来提一些货,恰好碰到了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互联网+智慧农业”助推科技精准扶贫实践调研服务队正在农户李石连的作坊里为她亲手腌制的咸鸭蛋办理“身份证”。
当地农产品“有好说不出”的苦衷
7月3日上午,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了兴国县永丰乡,在乡干部吴骅奇的带领下,走访了当地多家农户、作坊、果园。
“我们这儿没什么污染,绿水青山的,生产出来的东西也都是非常绿色安全的,可是却很难推广到城里,也就我们自己小范围销售,没有办法大面积扩大生产。”吴骅奇告诉实践队员。
有好说不出,是永丰乡农产品无法扩大销售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希望能吃得健康,因此不少商家都打着绿色食品的招牌吸引消费者,而真正绿色无公害的乡村农产品却没法为自己“发声”,并不为人所知,或者是无从销售。
为农产品办理“身份证”,为农产品正名
来自江西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罗忠明是此次实践队员之一。他听说了这个问题后,就萌发了为农产品办理“身份证”的想法,怎样通过自己学习的编程知识让农产品 “开口”的想法就萌芽了。
他说道:“所谓的‘身份证’,就是记录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一本日记,就拿这个蔬菜大棚来说,棚子里的每一次播种、施肥之后都要扫描一下二维码,将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便可以记录下信息,操作做并不复杂。出售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挂在蔬菜上的‘身份证’查阅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
在三下乡期间,实践队走访了永丰乡及周边村落的百香果果园、蔬菜大棚、咸鸭蛋作坊、家禽饲养场等农产品基地,为农产品办理“身份证”,并教农户们使用。由于不同农产品特点不一样,“身份证”中的信息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王吉源表示,此次为农产品办理“身份证”是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的一次很好的探索,也是促进农民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同时为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提供了有力助手,最终是让更多的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图/文:徐缓)
编辑:gc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