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新闻网安阳8月16日电(通讯员 常勇)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了人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在公众视野内,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臭气熏天的牛肚小作坊、用劣质陈华米做的米粉……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
近日,安阳师范学院“舌尖上的安全”宣讲队利用化学专业优势,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收集、文献调研等方式搜集了大量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例并进行分析归类,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课堂等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快板表演、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用青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宣讲活动,让居民了解食品安全现状,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与民交谈,舌尖上的中国危机四伏
图为实践队员向小朋友们介绍食品安全知识
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理解能力有限,不但造成公众参与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还终会导致监管资源的过度浪费。因此,促使公众科学认识食品安全,科学了解监管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实践队走进安阳三角湖公园、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点开开展宣讲调研。
“我认为啊,现在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镜头下《舌尖上的中国》,它满足了我对于美食所有的幻想;一个是现实中舌尖上的中国,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地沟油等,此类事件令我至今心有余悸,作为一个妈妈,我每天关心的就是孩子、家人是否吃的安全,吃的健康。”这是一位妈妈对家人饮食安全的担忧。
她的担忧正是现如今中国社会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从“毒奶粉”到“镉大米”,从“一滴香”到“地沟油”,中国的餐桌危机四伏,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难道我们真的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
课堂宣讲,食品安全应从娃娃抓起
图为实践队员向孩子们展示科普实验
“姐姐,牛奶和果汁相遇会有白色的物质,哇,好神奇啊,回家了我一定也要给爸爸妈妈和我的小伙伴们做做这个实验。”在汤阴县五陵镇俎佐中心小学的食品安全小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叫浩浩的小朋友眨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开心的说着。
在课堂上,队员们耐心地告诉小朋友食物的健康食用方式和一些相冲食物的危害等小常识,一讲一答,一问一回,现在热闹非凡。孩子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深深撞击着队员们的心灵。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让队员们十分动容,最美不过你的笑脸。
实践队队长薛静说:“让小朋友们感兴趣的是薯片燃烧实验、柠檬气球实验以及牛奶和橙汁的科学小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游戏方式,将食品安全知识涵盖进去。不仅使欢声笑语充斥整间教室,而且更容易使小朋友们记住有关相克食物等小常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一些文化水平的差异,也使得一些人对食品安全常识不是很了解,此次宣讲旨在了解民众对食品安全了解情况,老年人保健品防诈骗情况,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宣讲食品安全常识,使食品安全深入人心。
编辑:gc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