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来到渼陂古村曾山小学支教已是第四天。下午四点半,一天的课程教学已然结束,和孩子们一个个微微笑说再见。踏上熟悉的归途,阳光依旧浓烈,光线灼灼刺眼。持续的晴天升温的天气,穿巷的习风还是无法拂去额头身上的流汗,却带不去队员们面庞还没散去的微笑,那是一种对自己这一天支教持以肯定的自豪感。
今天介绍队友吴淑琴教给孩子们的一首古韵宋先词——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可以说这是一节文学课,也可以说是一堂音乐课。现在让我们走进曾山小学6年1班的教室,和我们的吴老师一起学习这首苏轼生千古绝唱的月夜怀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铜铃般孩子们悠扬的朗朗读书声与队友抑扬顿挫的带读声,一高一低地闯入左耳,有着留恋不舍地慢慢踱步右耳,似顽皮的孩童流连忘返于莲塘嬉闹。月华流转朱阁,低挂雕花窗台,散落冷冷银辉,无眠的诗人望月怀弟,道不尽思念。中秋之夜,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叨念胞弟诉尽离别,东坡先生表达着对隔着时间空间千山万水的胞弟的美好祝愿。
既为词,便谱曲。为纪念邓丽君情歌皇后王菲,传唱起这首粱弘志先生为之作曲的靡靡之音。队友对这首词喜爱异常,热情不减地教孩子们学唱这首词,有种道不明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洋溢在我们周围。孩子们婉转的歌喉流转出黄鹂般清丽的天籁曲调,在教室内缓缓回荡,似叮咚甘甜的泉水,暖暖的淌进心田。一句接着一句,在纠正着发音、熟悉着曲调与歌词的过程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慢慢过去,孩子们在老师和彼此的合作帮助下完成了这首《明月几时有》的学习,成功合唱结束了音乐课的课程。
还是走在回去的路上,我脑海中想得是坐在最后一排和我交谈的那个笑容明媚的曾庆同学问我的问题。“老师,这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懂了,你们不久之后是不是也要离开,我们还会再见吗?”看着她言笑晏晏的面容,嗓音中却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委屈感,我无法残忍地回答——是的,我们即将离开。是啊,我们终究会离去,可是这里的一切我们从曾经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这里的人这里的孩子们,我们与他们从曾经的疏离到现在的亲密,离开时我们舍得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舍,或许也不会再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可是,我知道离别只是一种仪式,不管怎样我们曾经相知相识,我们的心曾经靠近过,相依过,那便不存在遗憾了。不过,我想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古村里的那一座小学,这座小学里的那一群孩子们,这群孩子们脸上洋溢的那一抹微笑,这抹微笑里的绚烂光彩。
编辑:gc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