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上午,集美大学法学院“踏梦志愿行”合携社工志愿者社区服务团队正式出发,前往穆厝社区和钟宅社区开展活动。其中口述史组组员前往钟宅畲族社区探访残疾老人某钟姓阿伯,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尝试引导阿伯对自己在生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经历进行回忆,探索长者生命故事。
天灾人祸,社会温暖
阿伯生于1945年,现年72岁。1958年,八二三炮战(又称“金门炮战”)爆发,阿伯在学校中不幸被国民党特务的炮弹击中,腿部和肝脏严重受伤,住院十月。面对昂贵的医药费,阿伯一家一筹莫展。幸得解放军、政府机关、公安等募捐,才得以度过危机。阿伯谈到此处,不禁热泪盈眶。同时,钟氏宗亲和阿伯儿时的小伙伴们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陪伴,使得阿伯的伤情慢慢好转。谈及小伙伴,阿伯不禁陷入了回忆,仿佛回到了旧时光中的同舟共济。
残疾不幸,口琴力量
当年仅13岁的阿伯在医院得知自己无法完全痊愈时,陷入了无尽的哀伤。明明是花一样的年纪,风一样的少年,本应鲜衣怒马,却不得不躺在病床,望着窗外的阳光,命运竟是如此残酷!然而,无意间,阿伯接触到了口琴这种乐器,对小小的它产生了兴趣。在自己的摸索中,竟也吹得有模有样,这极大地鼓舞了阿伯的信心:原来我自己也可以做到!自此,口琴的美妙陪伴阿伯走过了10个月的伤痛和寂寥。出院后,阿伯对口琴的兴趣不减反增,开始看一些曲谱,勤加练习,这一坚持就是近60年!动荡的岁月,艰苦的时光,贫困的处境中,幸得口琴一路相伴。晚年的阿伯经常会参加社区的老人会活动,和同伴们一起唱歌,吹口琴,聊家常。
钟宅畲族 宗亲情深
聊到兴致处,阿伯不禁向我们介绍了钟宅畲族的历史故事。在阿伯看来,钟宅畲族社区是一个重视民族工作并积极发展的社区,是厦门市岛内唯一的少数民族社区。钟宅源于河南颍川,后迁至安徽,发脉于江西,再后发脉福建汀州。迁移之路似乎漫漫无期,至今延绵六百余年,共计五房、二十二代子嗣、约四千多人,主要有盘、蓝、雷、钟四大姓。钟宅畲族注重宗族亲情,团结互助。比如阿伯受伤期间,钟氏三房宗亲前来探望照料,关爱备至。
每逢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钟宅畲族人都会聚集在祠堂,共同祭拜祖先,联络感情。近年来,还会有钟氏宗亲捐资举办世界钟氏联谊会,联结海外钟氏华侨和国内各地钟氏畲族人,大家一起旅游一起祭祀,加深感情。
有趣的是,阿伯掏出了一个泛黄的小本本,上面记录了按辈分起名的规则,例如,积善常佑庆,文武亦英才,忠孝智仁昌,诗书礼仪扬。这其中包含了前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还有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守。
长者故事,生命关怀
残疾老年群体在社区中一定程度上处于弱势地位,其支持网络较为薄弱。为了陪伴、关怀社区残障老人,口述史小组通过访谈和记录的方式,尝试引导老人对自己在生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经历进行回忆,帮助其加厚支线故事以及正视生命;探索长者的生命故事,帮助其意识并发掘周围的资源以进行有效利用,譬如家庭、社区支持网络体系等;更多能提供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陪伴以及情绪缓解疏导,满足陪伴支持需求;同时,还发现拥有抗逆力的残疾老人能转化逆境,令生命更强,即使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能正面积极地面对和回应;除此之外,口述史组将记录与残障老人的访谈内容,并在取得他们允许的前提下,加以宣传,为社区设立榜样。
为期九天的“踏梦志愿行”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体力、脑力,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能够增加自我价值感、建立和强化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丰富社会阅历、将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还可以获得与服务对象之间真挚的友情,即非功利色彩的情感方面的交换。如此想来,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接下来的八天,我们将更加努力!
(文/李红雨)
(图/梁幸华)
编辑:gc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