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让古籍整理变简单,字节跳动公益征集2025年度“校书官”

 时间:2025-03-31 17:42:10来源:网络综合

快速发展的AI技术,正在提升古籍的整理效率与推广成果。3月26日,“我用AI校古籍——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2025年)”启动仪式暨“古籍数字化前沿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活动由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主办,将征集全国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利用“识典古籍”整理平台,共同参与古籍数字化整理工作。

“识典古籍”整理平台截图

活动将依托“识典古籍”平台进行。该平台结合了字节跳动的AI技术优势、产品研发能力,以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学术能力,具备分词检索、AI助手等阅读功能,以及自动古籍文字识别(OCR)、自动标点等古籍整理功能,可有效提升古籍的阅读、理解、研究和利用效率。“识典古籍”平台对公众免费开放,已上线超16000部古籍资源,累计有上亿人次通过该平台阅读和利用古籍。

AI技术的加持,不仅提升了古籍的数字化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参与古籍整理的门槛,普通大学生乃至社会爱好者均可参与其中。武汉大学于亭教授呼吁,学界与技术界协同合作,建成中国独有的学术资源中心,推动古籍数字化向高水平挖掘发展。

“古籍数字化、活化利用核心在于通过技术赋能,让古籍从‘故纸堆’转变为可感知、可利用、可创新的文化资产,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北京大学王军教授表示。

据了解,“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已举办至第二届。2024年举办的首届活动吸引了1210所高校学生报名,整理古籍1643部。此外,字节跳动公益还通过“寻找古籍守护人”“识典杯·古籍内容创意季”等活动,推出《穿越时空的古籍》纪录片、《重回永乐大典》短剧等方式推动古籍活化,让古籍更好的走向大众。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