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魏雪出席2024年《财富》ESG峰会: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发展

 时间:2024-12-19 10:00:44来源:网络综合

12月18日,2024年《财富》ESG峰会举办。TCL科技集团副总裁及ESG办公室主任、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受邀出席并参与论坛重要环节,分享TCL在ESG领域的前沿思考与创新实践,并表示:“企业的成功不再仅仅依赖于财务指标的增长,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其对ESG责任的承担与实践。”

魏总-财富背景板 半身照.jpg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与运营全过程

据了解,本届峰会主题为“价值重构:策略与实践”,旨在通过前沿的策略分析、优秀的案例分享、具体的行动计划,让ESG成为价值创造的新引擎。本届峰会观察到,地球较工业化前升温幅度已超1.5 度,而升温 2 度意味着不可逆的环境风险。基于全球温度升高严峻形势,本届峰会特设“2°C临界点逼近:企业的气候责任与行动”圆桌讨论,探讨企业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以清洁、智能与可及的技术与产品,引领全球气候行动,并创造新的增长曲线。

魏雪在主题为“2°C临界点逼近:企业的气候责任与行动”圆桌讨论时表示:“就企业来说,虽然推动减碳措施、加大公益投入等行动在短期内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收入等产生负向影响,但长期来看,必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技术提升、风险管理、品牌声誉、高质量发展等带来正向影响,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所决定的。”

ESG峰会 圆桌远景图.jpg

作为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产业集团,TCL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减碳,主要创新实践包括:一是以绿色制造绿色,推广绿色产业链,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和实施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二是用绿色金融推动转型,TCL是同行最早落地绿色融资用于绿色生产转型;三是以治理夯实基础,2024年年初,TCL科技将ESG管理提升至全新的战略高度,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成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

截至目前,TCL两大主体旗下25家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拥有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其武汉制造基地在水处理方面投入约10亿元,设计每年回收量达到38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年就能回收一个武汉东湖的水量”。TCL华星研发的低碳产品23.8英寸显示模组的回收材料含量比例达到51.5%。TCL中环G12、叠瓦组件产品均通过碳足迹认证,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推动社会减排约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023年7月,TCL正式发布碳中和白皮书,并官宣企业碳中和行动计划“TCLGreen”,并作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3050”承诺目标。

TCLGreen已开展多个线下活动,如打造艺术装置。该装置将可持续理念与艺术融为一体,运用超过1000块TCL废旧电路板塑造大型电子草叶形态,连接TCL生态的光伏组件,将白天光源转化为夜间光源,传递节能理念。该装置从意大利出发,途径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巡展,引发广泛的社群环保互动,实现品牌曝光度超8亿+。

TCLGreen 户外装置.jpg

(TCLGreen倡议户外装置意大利实景图)

推出“碳迹账”,实现碳管理数字化

随着AI、大数据的技术发展,数字化技术的溯源性、可视性等优势,对企业的ESG体系建设有着显著作用,可助力提升能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赋能节能减排。TCL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委员会、信息安全工作组等职能团队保障包括ESG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数据集成和信息安全。

据了解,目前TCL ESG办公室正在与数字化团队一起推进基于ESG战略目标的拆解、年度ESG报告数据的定期收集、重点议题风控及预警、绩效指标达成及分析等功能更加完善的ESG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以碳管理为切入点,首个TCL碳足迹分析数据平台“碳迹账(Carbon Footprint Ledger)”即将于12月底上线试用。该平台未来还将进一步叠加更多核心要素和功能,比如水、三废、AI辅助功能等。

近日,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更新了TCL科技2024年度表现评分,TCL科技分数提升至39分,行业排名提升29%,实践水平超越74%同行。通过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贯穿绿色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等举措,TCL多次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评选。

TCL强调‘ESG协同发展’,并在产业间实现联动,打造从绿色产业、绿色生产、绿色产品到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内循环’。魏雪在峰会现场表示,“未来,TCL将在ESG战略应变、风险管控、数字化赋能、文化与宣传等长期价值方面加强投入和提升,携手行业积极行动,为共创美好绿色生活贡献力量。”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