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载守护与担当:从“云中公益”看华熙生物ESG践行之路

 时间:2024-11-29 10:01:48来源:网络综合

成立于2011年的“云中公益”,是华熙生物旗下关注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公益项目,致力于挖掘和保护散落在中国大地即将消逝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艺术展、互动体验、歌舞、美食等表现形式,传承、推广这些文化瑰宝。

十四年来,云中公益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跨越了超过16万公里的行程,从鄂温克族小鹿艺术团、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到贵州的“滚山珠”传承班,助力41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云中公益的善举,不仅在社会层面掀起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热潮,更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与赞誉。2023年,云中公益项目入选联合国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边会优秀案例,获得来自国内外社会的肯定。

坚守十四载 关注中国原生态文化

华熙生物“云中公益”项目发起于2011年,是华熙生物旗下关注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公益项目,致力于挖掘和保护散落在中国大地即将消逝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已持续开展14年,通过去往全国各地进行民族文化采风,来挖掘少数民族歌舞等文化遗产,从歌舞表演,扩展到艺术展、美食、互动体验等更多形式上。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到助力乡村美育、乡村振兴,“云中公益”团队先后走进了超过60个城市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行程逾16万公里,帮助近40个民族的逾300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向更大的舞台,让无数人感受到了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有观点认为,“云中公益”项目让华熙生物在大力推动科学进步与产品创新之外,在社会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多维角色,通过致力于社会责任的倡议,与各地的当地社区通过文化的纽带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增长,使更为广泛的民众群体受益。

作为“云中公益”的发起人,华熙生物董事长兼CEO赵燕表示,文化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都是人类在发展进步过程中的积累,能传承下来的文化都是精华,都值得保护。“云中公益”不仅身体力行帮扶民族文化传承人,帮助他们重拾民族文化自信、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而且积极以艺术扶“志”,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得到融合发展。“云中公益”正在通过聚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这也是华熙生物积极推动ESG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持续推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

作为华熙生物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云中公益只是其众多公益项目中的一个缩影。华熙生物还通过资助教育、扶贫济困、保护环境等公益事业,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国内外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ESG俨然已成为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尺。作为一家绿色生物制造标杆企业,华熙生物已经在ESG领域开展了诸多实践。

在环境(E)领域,华熙生物坚持绿色生物制造:用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技术替代传统动物提取法,依托合成生物技术获取各种物质,有效地降本增效、节约资源;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热能进行工厂的采暖、热水等内部循环再利用;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原料都来自玉米、秸秆等可再生材料,并且将生产发酵中产生的“尾液”作为土壤改良材料用于农业生产,形成可持续的生产闭环;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如开发光伏发电、沼气发电、太阳能照明等;在实验中取消动物测试,在终端产品上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开展“次抛空管回收”品牌活动,着力引领绿色消费,将更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的消费者。

在社会(S)领域,华熙生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活动。如发起云中公益、华熙•健康行、公益捐赠等社会性活动。

在公司治理(G)领域,华熙生物作为上市公司,一直在不断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坚持合法合规经营。2023年3月,公司正式成立了ESG战略管理中心,将ESG落实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同时发挥龙头效应,做行业的引领者和开创者,赋能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在企业内部,华熙生物致力于让员工有幸福感,积极给员工创造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努力保障员工福利。

赵燕强调,一流企业必须是全球化的企业,ESG是公司对外的公共语言。中国的企业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成为国际一流企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就需要尽量地去按照国际对ESG的标准和要求去践行企业发展。只有企业所有的发展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对外传递美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