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吉林省舒兰市,广袤稻田里,片片翠绿的稻叶与沉甸甸的稻穗交织在一起,正悄然铺陈开一幅丰收的预告。连绵细雨中,在这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野上,一排智能喷药无人机轻盈穿梭于天空与稻田间,与这片土地完美融合,共同编织出一幅科技与自然和谐共舞的画卷。
日前,由中国三星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2024年乡村振兴捐赠与科技新农机综合项目”(以下简称:三星科技新农机项目)启动仪式在舒兰市双河村举行。此次活动聚焦现代农机装备的全面升级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高效化转型,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激活并释放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中国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
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为厚植中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三星进入中国32年来,矢志于“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此次,针对欠发达地区现代农机装备、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短板、弱项等问题,中国三星在早先分享村庄·产业助农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据了解,本次项目,中国三星将在舒兰市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探索实现“农机互助、设备共享、服务共赢”的合作方式,提效率、降成本、增质量,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和农民增收。
“2024年乡村振兴捐赠与科技新农机综合项目”展示的新农机
高科技农机设备如何高效对接舒兰的实际需求,同时又能守护珍贵的黑土地资源?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冯忠德表示,“三星科技新农机项目将贯穿水稻生产种植的全过程,引用插秧、飞防和收割等环节的新式智能化装备,并探索农事耕种管收防的全程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和产、供、销全链条服务的体系。与此同时,在设备选型上,将坚持智能化、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系列举措,不仅是助力舒兰水稻产业的一次全面升级,更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的生动实践。
土地“好保姆”护航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搭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农机服务队,中国三星依托资源优势,邀请农科院等相关单位和有关专家,搭建组织保障及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给遴选出的一批年轻人传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思想碰撞,为他们的乡村发展理念注入活力,开拓创新发展思维,打开发展视野与格局。
“三星科技新农机项目通过‘智能化、无人化’新型农机推广应用,‘全程化、社会化’农机服务队建设,‘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等举措,创新帮扶机制和项目模式,打造示范样本,向全国更多的乡村复制和推广,让更多农户得到农机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和‘红利’”。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说。项目将推动和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中国三星总裁杨杰表示,“我们会继续支持乡村振兴,并开启‘科技新农机’项目,支援新型农机设备,培养高素质的新农人”。
舒兰市双河村书记尤双印正是“新农人”的代表之一。作为村庄带头人,尤双印有想法有干劲,执行力强,效率高,这也与三星“人才第一”理念高度契合。
“我们村庄正向精细化的高层次方向去发展,这样能提高农产品的性价比和收益。同时我们也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直播等方式宣传舒兰大米”,尤双印满怀信心地展望,“此次三星科技新农机项目实施,辅以即将上新的烘干设备生产线,并依托前期在中国三星帮扶下建立的仓储库,我们将构建起一条集种植、高效烘干、科学仓储与深加工、包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双河村水稻产业做大做强”。
科技涵养未来,智慧耕耘美好。不久的将来,“科技新农机”将化身为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在黑土广袤的舞台上跳跃,不仅演绎着现代农业的壮丽交响乐章,更为农业生产编织了一张高效、智能、可持续的保护网,为农业的繁荣与稳定提供坚实有力的护航。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