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未成年人保护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未成年人网络的使用率持续攀升。面对当下充分渗透社会的互联网产业,如何通过多维度手段保护未成年身心健康,成为所有从业者的思考。
7月20日,由杨浦区未保办和网信办指导,真爱梦想承办的“小童善治,共迎未来”——第二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讨会上,世纪华通总裁谢斐作为企业代表,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发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主题演讲。
世纪华通总裁谢斐发表主题演讲
“顺势而为”互联网发展趋势“不可逆”
从互联网和互联网企业的角度,谢斐认为,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例如扫码付款、在线社交、线上娱乐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时髦时尚,而是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于国家,在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未来数字经济是国内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于企业,争夺信息技术的高地会成为众多企业的目标。因此,互联网的发展、渗透的趋势在如今的时代中是不可逆的。
对未成年人而言,网络不仅仅是学习、娱乐、通讯及检索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其生活方式、身心发展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此次会上还发布了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与复旦大学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并联合世纪华通等相关企业实施完成的《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网络接触人数众多,低龄化趋势明显,有89.33%的未成年人有自己独立使用的游戏、社交和学习等平台的账号。
在谢斐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寻求缓解焦虑、进入舒适圈、找到轻松的乐趣是人类本能的趋向,而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在于网络世界的“游戏规则”更加直接简单,相比现实世界的“HARD模式”,网络世界则是“EASY模式”。此外,受到父母依赖电子设备影响、缺乏陪伴、缺少户外活动、心智发育未成熟等儿童,更易趋向于网络,最终造成沉迷。而这也同样是不可逆的。
“因势利导”化围追堵截为“疏通共享”
既然不可逆,那互联网企业作为网络生态中的内容创作者、平台运营者、流量分发者,应该如何从自身角度去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谢斐从四个层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配合监管、严于律己。平台方和家长共同努力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平台方应遵守相关规定,从严落实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驾护航。与家长一同让未成年人尽可能地和网络保持一定距离,更多地接触、融入和体会现实世界,并且在现实世界获得健康人格的成长。
二,通过互联网快速而精准地传播有益的知识。互联网产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好听、好看、好玩,玩家在体验的过程中还能学习到非常多对自身成长有益的知识。比如世纪华通旗下盛趣游戏早在2003年推出的《传奇世界》,大量借鉴了《山海经》《搜神记》《拾遗记》等神话故事,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生动地体验到中国古代奇趣瑰丽的神话世界,因此它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中国驰名商标”。此外盛趣游戏与上师大联合开发了《脸谱》《乐神曲》《令狐生冥梦录》等游戏及Demo,其中《行当》与《衣箱》均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戏曲美育课程建设成果的一个特色内容。
三,以虚强实,让互联网赋能实体。互联网的特性是无边界,企业不应为自己设限,而要让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在形态上、目标上,以更创新、更高效的成果来裨益社会,即“以虚强实”。这也是世纪华通目前所探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早在2020年世纪华通就和浙江大学在脑科学等众多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公司还孵化了“游戏+医疗”的全新项目,开发了多款基于游戏玩法的数字疗法产品等。
四,加速与前沿科技的无缝对接,让人类回归自然。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扑面而来,互联网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正加速与前沿科技的无缝对接,提升社会治理能效和解放生产力,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时间投身现实、投身大自然。而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世纪华通也以各种场景应用为目标,挖掘多项先发优势,例如公司近年来主动布局智算力,先后在上海、深圳投建大型数据中心;在虚拟现实有了多项落地的应用成果,涉足领域涵盖了元宇宙、红色文化、数字医疗等。
谢斐坦言:“互联网在为人类提供更好生活的同时,更有责任让人类重新亲切地去拥抱自然、拥抱真善美。毕竟,所有的虚拟终归是为了服务现实。唯有人,才是生活的根本;而未成年人,更是一切的未来。”
编辑:GJ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