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人生敞开,让患者的生命完整 | 9958爱心专家郭树忠专访

 时间:2023-07-10 14:33:56来源:网络综合

人的本性之中,对于完整与完美的追求,无疑是极其强烈的。——关于这一点,郭树忠深有体会。

从事整形外科40余年的时间里,他接触过太多先天小耳畸形的孩子或成人,因为先天的“不完整”,他们在内心埋下了一道隐形的疤痕,也藏起了一份难与人言的自卑感。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郭树忠是将他们从灰暗中拉出来的人。同样地,伴随接触过的小耳畸形的患者越来越多,郭树忠所倾听到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愈加确信,作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追求什么。

面对新挑战

2017年夏天,郭树忠离开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前往北京创业。

说起那时的决定,如今的他语气轻快,颇有一种气定神闲的自在:“就是想换个玩法、换个赛道。”

尽管如此,这一决定对于当时已经在业界取得众多荣誉和成就的郭树忠来说,依旧存在一定挑战。

毕竟,一直走在专业前沿,最终选择从公立医院走向民营医院的同行专家,并不多见。

前路尚不明晰,但这并不能阻挡郭树忠的脚步。满怀干劲的同时,他开始未雨绸缪。

“我当时唯一的担心就是去了那儿之后,可能没有病人。”

a12802e058145556da42a18a0561d692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在去到北京之后,确实遇到了这个问题。好在,早已有应对之法。

“在去北京之前,我就问学生,老师要出去创业了,要饿死了,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病人找到我?”郭树忠幽默地笑着说。

学生便建议郭树忠,可以试试开微博,寻找更多的曝光度,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找到他。在那之前,郭树忠从来没有听说过“微博”,学生给了他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微博就是墙上贴的大字报。”

就这样,郭树忠开始自己研究写微博,从小耳畸形到整形修复,他写了一条又一条专业却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

大概坚持了半年时间之后,越来越多小耳畸形的家长找到了郭树忠,随着一例例手术的顺利完成,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

7459ea2f8a310e833a03e137fc08e9ae

对此,郭树忠坦率地说:“只要你技术过硬,病人来了自然就认可你,医术是最重要的,酒好不怕巷子深嘛。”

就像这样,从医将近40年的时间里,郭树忠始终都保持着敞开的勇气,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这体现在他从医生涯中的每一次新尝试。

选择“耳再造”

2020年,郭树忠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如今,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手术排期表上,他的手术量排得满满当当,多的时候一天要做10多台手术,其中基本都是小耳再造手术。

“整形外科的手术基本我都能做,可是对于医生来说,要是什么都做,就不精了。所以后来的一二十年我就集中到体表器官再造,比如耳朵再造、鼻子再造、生殖器官再造等等,再慢慢收缩到耳朵和鼻子,现在我主要专门做耳朵。”

之所以专攻小耳再造,对于郭树忠来说,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被业界称为“贵族手术”的耳再造手术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手术。耳朵作为人体表面最为复杂的三维器官,拥有三层结构,有着数十处的细微凹凸结构,耳再造手术必须将这些细微结构进行精确重建。而且,成功的耳再造手术要求不仅是形状好看,还要有立体感,这就需要医生“雕刻”的耳支架既要美观逼真,还要有着极高的稳定性。

“全世界能做这个手术的人不超过十个,为什么这么说?你真去看,中国会做这个手术的医生有一百多个,但是真做得好的没几个。”

每当把一个耳朵做得逼真,像天生的一样,对于郭树忠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4d3979478d7b8a5f2aaee6829843eec3

其二,这不单单是一种成就感,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

对于很多小耳畸形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因为小耳畸形,他们时常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拥有一对完整的耳朵,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耳朵再造并不只是说需要造出来,还需要造得像,造得好,能够让家长和孩子觉得和原本的耳朵一样,不能说百分百像是天生的,但也要能够以假乱真,让他们能够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没什么不一样,对孩子们来说,造的不仅仅是耳朵,更是重塑他们的心灵,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也是一直推动我不断提高技术的一个原因。”

他坦诚地说,一直以来,驱策他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己的原因,主要还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一份热爱。他做事喜欢竭尽全力,“热爱才是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喜欢。”

让患者不再自卑

一如既往,尽管每天的手术排得很满,但只要有时间,郭树忠都会去到病房之中查看患者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

查房的时候,他的节奏简明而果断,总是想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同时给出自己专业而精准的判断。

“没问题,恢复得可以。”

“明天有希望走!”

......

一句句简单的话语,足以让孩子和父母安心。

采访当天,查房时,病房里一位患儿母亲特别高兴地对郭树忠说:“郭教授,太感谢了,早知道可以做得这么好,我就早点带他来了。”

听了患儿母亲的话,郭树忠爽朗地笑了。

c3fb5592622b884d88f59252def2dfb0

过了一会儿,从病房出来后,郭树忠迎面碰上了一对父子。两周前做完耳再造手术的男孩,他的耳朵已经恢复正常,隔天就要出院,走之前他特意告诉爸爸,想和“郭爷爷”合个影。

“好,来!”

“要不要比个耶?”

镜头里,郭树忠将男孩搂在肩下,温和而愉快地笑着,男孩和父亲脸上同样带着笑容。

正如郭树忠时常所说的,“修复和整形不一样,修复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对于小耳畸形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手术可以改变的不只是他们的外形,更多是心理上的转变,让他们不再感到自卑,不再觉得和别人不一样,最终重拾自信,阳光地生活。”

40953ae906b8682fa66218ed7e3fdf91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小耳畸形的父母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非常自责,这其中,母亲的愧疚心理最为严重。

对此,郭树忠真切地呼吁:“对于父母来说,特别是孩子的母亲来说,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很多妈妈都会自责,家中其他人也会责怪妈妈,但并不是这样,生孩子并不是捏娃娃,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事情发生了积极去解决,而不是责怪某一方。所以我们经常说,家长一定要改变自己自卑自责的心理,对于这种事情去正视和积极面对,同时也引导孩子去积极面对。”

“郭树忠教授是一位非常有爱心、负责任的教授,尤其是对待患者,他总是告诉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让来到这里的孩子和家长都能满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心。”谈及郭树忠,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外科耳再造团队项目助理朱冰这样说。

雪中送炭更难

郭树忠接触公益,是在做医生不久之后就开始的。

就在上个月,他还去到了山东济南开展小耳畸形义诊活动,现场参与义诊的人数近1000人,将近350个家庭。

“这种义诊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和家庭。”郭树忠恳切地说。

回想起来,他最初参与到公益当中,是从“微笑行动”开始,那时候主要是面向唇腭裂的孩子。

后来,在从医的过程中,郭树忠时常会碰到一些非常疑难复杂的疾病,由于患者没钱治疗,他便会通过联系媒体等各种途径呼吁更多人去帮助病人。

“我记得有一个云南临沧的孩子,当时是因为驴把孩子的下巴咬掉了,他父亲就带着他从临沧去昆明看病,走的时候把锅碗瓢盆都带着,恰好路上遇到一个记者,记者就问他:‘你背着锅碗瓢盆干嘛?’孩子父亲就告诉他,因为没有钱,带着锅可以自己做饭吃,就可以省点钱。

2d7b5e7e605dc70d1557ec20d2c1180b

那个孩子当时只有一岁,送到医院之后,医生说治不了,刚好那个医生认识我,就建议带着孩子来西安。但是他们没有钱啊,后来,就通过媒体对这个事件进行报道,于是在众人的合力之下,孩子坐飞机从云南来到西安,顺利做了手术。”

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通过媒体呼吁,加上公益组织和爱心个人的捐献,通过这种方式把社会的资源整合起来,让愿意帮助的人去帮助,需要帮的人受到帮助,媒体也能向社会传递一个正能量的故事。”

从医这么多年,在日常的门诊中,郭树忠也遇到过不少家庭,看过门诊之后,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治疗,对于他们来说,几万块钱的手术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da8e4ed9d9d2928415525c818cb00a6d

对此,郭树忠举了很朴实的例子:“你想啊,几万块钱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农村的家庭来说,就算是养牛的,也得好几头牛吧?养猪的也得好几十头猪啊!真的挺难的,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得,公益就是雪中送炭的事!”

就在不久前,郭树忠还出席了9958公益直播间,在直播间里,他生动细致地科普了关于小耳畸形救治的耳再造技术,同时也深切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帮助小耳畸形孩子们的公益行列中。

结语

作为医者,郭树忠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去开拓,也始终在坚守。

无论是像艺术家一样去对待每一场手术,还是设身处地为每一个孩子考虑,他总是要求自己将技艺臻于完美,将患者放在首位。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应为之事,亦无须挂齿。

(文中视频与图片均已获授权)

编辑:GJ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