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媒介和不断递增的信息,人们因过度使用智能设备而淹没在信息中。在这样忙碌的日常,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放慢脚步,选择慢生活。另外在疫情的影响下,更多人开始了居家等不局限于公司的办公模式,生活在城市更方便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图源:电装官网
寻找一个做自己的地方,让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流动,消除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焦虑和不安。从这个观点出发,株式会社电装(以下简称电装)正在开发一个可以摆脱空间限制,解决当地地区问题的Life Vision应用程序(以下简称Life Vision)。目前示范实验已经在多地展开进行。
图源:电装官网
电装开发的Life Vision将区域内的文化、历史、居民之间的互动编织在一起,形成只有在当地才能体验到的生活。如“人员流动”,低速行驶的自动驾驶已经投入示范实验;在“货物移动”方面,利用无人机送货可以轻松将物品送达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偏远岛屿、移动冷冻机也将实现交付新鲜食品等需要精细温度控制的物品;在疫情的影响下,人员流动出现限制,信息获取方式也呈现出未来可能需要改变的轮廓,如“在家实现行政手续办理”、“远程教育”、“视频沟通”等。电装所开发的Life Vision正是将区域内的人、物、信息的流动衔接起来的应用程序,以此丰富当地生活。
连接信息
Life Vision的基本功能是连接地方政府和居民的信息服务应用。当地居民可通过应用轻松获取政府发送的信息。在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灵活添加当地需求的功能如响应式交通的合作等。
图源:电装官网
便捷应用
技术和服务无论多么创新,如果无法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因此,电装以实现简单易用、老少皆宜同时与时俱进为理念推进项目开发。
考虑到不习惯使用IT设备的老年人和没有特定设备的人,Life Vision的开发并非仅以智能手机为前提,而是可兼容包含智能手机及平板等多种设备。同时配备语音读取通知的功能,即便不积极使用,也能起防灾收音机等功能。
灵活扩展
每个地域都存在自身的问题和特点,仅使用电装的技术是难以覆盖并解决的。因此电装开发团队也关注与外部服务合作,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同时,使其具有广泛的可扩展性,以便系统可以轻松地与外部服务连接。可实现根据当地的特点定制功能。
双向功能
居民也可以通过Life Vision向当地政府发送信息,比如道路损坏时可以拍照并连带位置信息一起上传,比如雨水淹没某段道路、寻人、寻物等,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可以凭此信息即刻采取行动解决。Life Vision便是在这样的场景不断发挥作用。
持续完善
同时电装开发团队积极创造与居民互动的机会。通过倾听居民的声音并融入城镇的独特性,目前Life Vision已添加了看护独居老人、购物支持、社区巴士合作等多种附加功能。
图源:电装官网
为了更好地从消费者角度感受现场,电装的项目开发成员驻扎到引入Life Vision的城镇,以便加深对当地政府工作和地区生活的理解,利用站在生活视野的角度,让服务贴近用户,根植社区。
图源:电装官网
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往往存在公共交通不便利的情况。目前引进Life Vision的伊根町正在陆续开展新举措,如通过应用预约出租车的运营实验,正在进行测试按需运输的合作模式,这将可能成为镇上更方便的交通基础设施。该项目可由少数人运营,实现点到点的服务。与此类移动服务的协调也正是电装所擅长的,并能在未来的发展持续提供支持。
电装相信,通过多年来在物联网和移动领域积累的技术能够在改善地区生活方面发挥作用。未来,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和自动驾驶机器人投入实际使用,也有希望通过Life Vision使用机器人进行购物和送货。
电装始终以创造对每个人来说都“自然而然”的技术为理念进行开发。Life Vision便是电装希望能够应用到社会层面的“自然而然”的技术之一,通过聆听居民的声音,并在尊重现有生活的前提下,将创新科技和技术带来的便利,悄然融入日常生活中。
电装希望通过Life Vision的项目为人们提供“人、物和信息”流动的解决方案,消除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不便和限制,让人们得以生活在理想、健康的地方,实现每个城镇自然便捷的生活,为人们的福祉做出贡献。
电装公司介绍
电装是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之一。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44名。如今,电装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200家关联公司,集团员工数约17万人。作为电装在中国的统括公司——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在国内设有生产公司、销售公司以及软件开发公司等共计30多家关联企业,员工约17000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售后服务和生产供应体制。
编辑:ZZH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