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沂蒙故事,寻红色足迹。传时代精神,赋青春创意。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上好一堂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思政课,就要通过青年学子喜欢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育之中。
又是人间四月天,春意正浓驱寒意。红色之旅再启程,青春传承向未来。4月15日,鲁南制药×创意星球“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思政大课堂再度开讲,近3000名同学们在线上相见,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一同用红色文化擦亮思政教育底色。
“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思政大课堂直播现场
鲁南制药集团品牌经理凌爽女士、广告人文化集团策划总监李春生先生空降直播间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不一样的思政课堂。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红色故事,将那段艰难岁月娓娓道来,将那份伟大精神赓续传承,助力青年学子为沂蒙精神融入青春表达。
沂蒙山水在述说,红色故事在传承
以史明志,知史爱国,红色故事永远是最生动的教材。“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思政大课堂如同一个时光穿梭机,在鲁南制药集团品牌经理凌爽女士的带领之下,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穿越时空,发人深省;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历历在目,令人动容。同学们无不从中感受到沂蒙精神背后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
一首《沂蒙山小调》,唱出沂蒙儿女多少情,在中华大地上绵绵不绝,久久回响。蒙山巍巍,沂水滔滔。这里的山水,曾见证过激烈斗争的硝烟;这里的土地,浸染着奋勇抗争的热血。
枪声就是命令,临沂朱村谱写军民鱼水之情;满缸运动树新貌、展新风,是军民同心的真实写照。乳汁救伤员明德英,一门之英烈刘永良,四儿一女送战场王步荣,沂蒙母亲王换于,女子火线桥撑起通向胜利的“人桥”......这些在沂蒙地区上演的英雄事迹充分展现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
同学们在直播间为沂蒙精神打call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沂蒙这片红色土地,诞生了无数英雄儿女,传颂着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英雄的沂蒙人民,用实际行动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感人至深的篇章,令现场的同学们获益匪浅,了解革命红色历史,把红色记忆和红色基因牢牢植入心。
沂蒙精神历久弥新,时代楷模笃行致远
伟大精神总需要传承,红色基因总需要赓续。鲁南制药集团前董事长赵志全先生,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医药,坚持改革创业,注重科技创新,勇担社会责任,罹患癌症12年仍忘我工作,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建设成现代化制药集团,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扎根于沂蒙地区的鲁南制药集团,与这片红色的热土紧密相连,不仅是临沂的历史与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新时期沂蒙精神坚定不移的践行者和承载者。其在发展史中熔铸的“不怕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鲁南精神和“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终其一生贡献鲁南的企业家精神,为新时代的沂蒙精神注入全新的精神内核。
信仰方有力量,青春续写篇章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样也是新时代沂蒙精神传承与弘扬的中坚力量。当下青年需要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了解沂蒙精神真正的内涵,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汲取前行力量。而沂蒙精神也需要广大青年在弘扬与传承之中,为之注入新鲜血液和时代内涵。
2022年,鲁南制药希望能通过“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为主题,号召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为其赋予新的内涵。
鲁南制药集团品牌经理凌爽女士通过一系列优秀的青年学生作品,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主题内涵、命题需求和作品征集类别,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作品展现出自己对沂蒙精神的新理解和新表达,以及认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积极态度。
公益创意不同于普通的创作,其更多的是创作者本身价值观、思想层次和创意能力体现。为了激励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创作,广告人文化集团策划总监李春生先生为同学们带来了以《价值观与公益传播》为主题的创意分享。
李春生老师将探究的视野更多的置于社会需求,结合当下时事,通过对一系列真实案例的对比分析,着眼公益化传播未来新趋势,为同学们展示了一条可行的品牌公益创意之路。
沂蒙人民奋斗不息的历史,是一部革命史、创新史,也是一部探索前进史。如今,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什么,今天我们该怎么做?
课堂下线,感悟无限。时代火炬已然传递到青年的手上,新时代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奋进,去开拓、去创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国家才会有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秉持初心使命,书写光荣和梦想。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胸中有火,方能以青春韶华书写时代新篇章。
编辑:ZZH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