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工作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广州名列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名单中,并要在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为贯彻落实上述方案,巩固发展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广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意见》。
《意见》提出,要把生活垃圾精准分类作为深化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促进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广州将全面启动并推广深化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工作,逐步完善餐厨垃圾分类收运系统、有害垃圾收集处置系统、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系统,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政策体系、宣传发动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
《意见》表示,到2020年,广州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公共机构、相关企业、相关行业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参与率100%,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良好以上达标率100%,且其中50%以上街(镇)达到垃圾分类优秀示范街(镇)标准。全市餐厨垃圾分类率达到18%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如何推进 13个政策法规即将出台
4日召开的会议提出,广州将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以法制为基础”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为此,《意见》提出,将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包括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出台《广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源头减量行为及相关管理活动,在法规层面进行规定。
此外,广州市城管委还将修订出台《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宣传推广工作方案》、《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阶梯式分类计费管理办法》、《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备及收运线路调整方案》、《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方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工作方案》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方案》,涵盖宣传、终端收费、收运、监督考核和执法等各方面。
《意见》还提出,广州市供销总社要制定《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方案》、《碎布料、废皮革等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方案》,加强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市城管委和环保局要修订完善《有害垃圾收集处置工作指引》;市林业园林局要制定《园林绿化废弃物收运回收处置工作方案》。加上《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广州将出台13个与垃圾分类有关的法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还将把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纳入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等创建活动的考核指标中。
如何保障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考评制度
根据《意见》,广州将推进源头分流减量,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优化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强化配套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提升宣传教育活动效果。
具体来说,广州将探索利用经济手段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排放,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等领域推行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制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创建活动及垃圾分类优秀示范街(镇)创建活动,并将垃圾分类工作向农村延伸,逐步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宣传方面,广州将积极开展生活垃圾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活动,每月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纳入全市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内容,发挥“小手拉大手”带动作用。
为保证效果,广州还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考评制度。采取明察暗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垃圾分类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考评,每季度通报一次考评结果,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讲评大会,年终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落实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和城市管理目标责任的重要依据。
同时,广州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评估制度,每年一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效果向社会公布。
从今年9月1日开始,广州还将在生活垃圾强制精准分类区域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对违反《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适时邀请主流媒体随队执法,曝光存在问题的单位。
南方日报记者 余秋亮
实习生 黄烨倩
(原标题:广州2020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_金羊网新闻)
编辑:陈慧媚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