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首张电工装备拆解回收碳足迹证书“诞生”

 时间:2025-03-24 16:24:41来源:科技日报

电力废旧线缆的运输、拆解以及线缆中可回收物的运输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如今有了参考依据。记者日前从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获悉,第三方认证机构近日对1吨废旧线缆拆解过程的碳排放进行监测,最终统计出每功能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并出具了碳足迹核查声明。据悉,这是国家电网系统首张电工装备拆解回收碳足迹证书。

作为电力废旧物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废旧线缆规模不断增大。记者从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物资部了解到,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系统的退役电缆11000余吨,铝绞线9000余吨,绝缘导线7000余吨。这意味着,亟须更加标准化、精细化的废旧线缆的处置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实物资源价值,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2024年9月,徐州新电高科电气有限公司建成了国网江苏电力首家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电力废旧线缆中含有大量的铜、铝、铁等贵金属,如果将其回收利用,不仅节省资金,也能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同时,我们也希望掌握废旧线缆拆解回收利用全过程的碳排放情况,以优化拆解、运输流程,为未来的碳交易提供基础。”徐州新电高科电气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主任韩洪豆表示。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此次拆解的废旧线缆来自国网邳州供电公司,经认定,这1吨线缆的每功能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为148.3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废旧线缆拆解和可回收物运输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多。

“这是国家电网系统内首张电工装备拆解回收碳足迹证书。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探索多样的碳减排方案,推动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韩洪豆说。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王一清表示,此次碳足迹核查为电网报废物资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路径,下一步,将在碳足迹模型、碳足迹标签、碳足迹标准等领域,摸清产品“碳家底”,提升经济“含绿量”,打造电工装备全品类碳足迹数据库。

编辑:郑逢善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