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资源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要抓手。《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显示,北京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已经增加到612种,其中鸟类有519种。仅鸟类种类,就比10年前增加了上百种。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高飞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各方,持续推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以黑鹳、褐马鸡、猎隼、北京雨燕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资源,推进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北京市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及诸多努力。
《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明确提出,要“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逐步恢复和完善城市生态系统”。高飞介绍,北京将在城市公园绿地、郊野公园、平原生态林、湿地等区域,充分结合自然生态条件,优化植物配置,建设保育小区、生态保育核、留野区等形式的自然带,并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目前,北京自然保护地约占市域面积的20%,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全市九成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比如,对麋鹿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与繁育,从38头扩繁到3000多头,在全国各地建立迁地保护种群40处,成为世界成功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
好的结果,来自多方合力。
需要为野生动物营造栖息地。高飞介绍,截至2023年底,结合造林绿化工程,北京已在全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350处,并专门营建了各类生物多样性设施。比如设置了2000多个本杰士堆,因地制宜建设小微湿地718处,放置人工鸟巢7000多个、昆虫旅馆近3000个,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75万株,为野生动物营造了更广阔的栖息空间。北京持续以关键物种为切入点开展栖息地保护工作,同时,科学有序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栽植动物喜欢的食源植物,营造小微湿地、人造灌木丛等生态保育小区,为鸟类和小动物提供食源、栖息和庇护场所。
更要重拳出击营造良好环境。自2020年新版《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北京持续开展“绿剑行动”“清风行动”“春雷行动”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专项行动,形成有效震慑。北京还持续开展有害生物防控监测,目前已建立陆生疫源疫病监测站90个。林业有害生物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完成布设国家、市级、区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近6000个。目前,首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愈发健全,目前已建设园林绿化生态监测站17处,实现了森林、湿地、绿地等典型区域全要素监测。北京还通过布设固定样点样线,部署红外相机、视频传感器等设备,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地内生物多样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需要北京市民共同参与。高飞说,这些年北京市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也不断提升,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氛围逐步形成。
如今的北京,山清水秀、百鸟争鸣、万物共生,正向“生物多样性之都”不断迈进。
编辑:郑逢善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