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在这里,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种类均占全国50%以上,“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是最真实的写照。当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云南,“诗与远方”四个字跃入脑海。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约1.5万平方米的大厅里,一束束鲜切花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叫得出与叫不出名字的鲜花争奇斗艳,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个个“花”感十足,手里捧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眼睛还在四处寻觅更喜欢的下一束。
从深夜到清晨,斗南的鲜花交易不停歇,无数的花农、商贩和游客汇聚于此,一朵朵鲜花绽放出“美丽经济”的勃勃生机。数据显示,全国每10枝鲜切花,有7枝来自斗南。
来到云南普洱的景迈山上,“人在草木间”的意境已呈现千年。这座平均海拔1400米的古茶山里,森林、古茶林、村落交织共存,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去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景迈山被更多人知晓,也吸引更多游客。茶山深处的翁基古寨,民宿、奶茶店纷纷开起来,“茶旅融合”之路让古寨村民腰包更鼓、干劲更足。
西双版纳呈现的生物多样性更丰富多彩,村民的致富手段也多种多样。老寨鸟塘成为观鸟者的“天堂”,特色植物“跳蚤草”被开发成为驱蚊止痒产品,亚洲象救助与繁育中心吸引众多游客参观。2023年,仅种植“跳蚤草”一项,就为大卡老寨的93户村民增收100多万元。
一路行来,记者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云南各地成为共识。在生态保护、开发与利用中,云南寻得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编辑:郑逢善 审编:马充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