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因此,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全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科技创新方向。
加快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要抓住本届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机遇,整合科技资源,制定和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行动纲要。为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战略科技力量,急需以问题和目标双导向,围绕生态环境重大基础理论、面向美丽中国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卡脖子”监测技术与装备攻关、气候变化与新污染物防控、新能源和颠覆性技术开发、生态文明治理科技支撑全链条,精准凝练重大科学和技术攻关问题,制定和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融合生物、材料、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前沿,结合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科技需求,形成变革性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以“共享联通”为核心优化平台建设,在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协同、生态保护等领域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大科学装置。
要系统识别绿色低碳领域“卡脖子”技术,完善科技攻关组织,实施国家生态监测与碳中和技术引领计划。结合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重大需求,客观评估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和碳中和技术发展状况,确定这些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和需要跟踪攻克的“颠覆性”技术,重点发展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和监测技术及其装备。聚焦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突破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攻关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提升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继续引领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风险健康管控,实施新污染物源头削减与全过程控制科技工程。过去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任重道远。健康风险管控刚刚起步,因此要围绕传统污染物、新污染物、温室气体的源头防控、过程减量、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扩绿增汇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控制机理、监测模拟预测方法、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发、协同技术范式与路径等研究。要加快开展新污染物产生、排放、归趋全过程生态环境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削减控制技术,开展新污染物生态环境危害与人体健康作用机理,加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质谱、串联质谱等高端分析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加快研发推广有毒有害化学品绿色替代品、替代技术。
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基于多源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协同计算,建立大气环境智能监测、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城市固废管控、污染地块修复等环境多要素智能化管控系统,强化多源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形成区域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环境协同管理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研发美丽中国智能化模拟系统,实现过去2000年华夏故土时空变化定量重建、现代美丽中国建设状态精准刻画和进程评估、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智能化模拟,建构多尺度、可视化、沉浸式感知的美丽中国地理图景,支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区域环境治理决策。
要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牵头发起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我为主组织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聚焦建立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网络,综合利用大气、海洋、陆地等多个学科的观测和模拟数据,深入探究大气温室气体排放、陆地利用变化、海洋循环变化等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开展对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风险评估;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人类社会的影响,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地球控制科学大工程建设,通过人工手段(如遮阳工程SRM)干预大气、海洋、陆地等要素,以减少温室气体浓度或调节地球的能量平衡,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工程应用范例。
作者:王金南 系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郑逢善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