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禁捕“红线”东移周年记

 时间:2022-01-13 08:44:10来源:新华社

联合执法人员在长江口进行执法检查。 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行船至长江入海口东经122°15′,江面清净开阔,一览无遗。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长江鱼类江海洄游途中的一道坎。

    如此变化得益于一条禁渔“守护线”。2020年长江上海段率先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后,曾经的长江与海洋渔业管理分界线东经122°明显承压。仅一线之隔,西向长江几乎没有渔船,东朝大海却渔网密布。2021年1月1日0时,长江口禁捕“红线”正式向东扩延15′,这条江海洄游的唯一通道从此畅通起来,助力长江口生态功能焕发活力。

    畅通江海洄游通道

   “水面真干净,完全看不到捕鱼的网具了!”5日一大早,上海市崇明区的护鱼员张红伟如往常一样乘船在长江上海段巡查,到东经122°线时向东侧水域望去,不禁感叹。

    张红伟曾是一名长江渔民,2018年退捕后,他的职业从捕鱼变为护鱼,亲眼见证了长江口禁捕发生的变化。以往禁捕不过东经122°线,如今这一范围已扩大到东经122°15′。

    长江口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交界水域,是中华鲟、刀鲚等长江水生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实现江海洄游的唯一通道,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以前东经122°线以西向内陆这一侧实行内陆的禁渔管理政策,以东实行的是海洋伏季休渔管理政策,制度上不统一,会让有些违规的‘钻空子’。我们为了保持跟长江禁捕相同的政策,采取东扩,外扩出去15′。”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任马毅说。

    为此,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发布《关于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的通告》,决定扩延长江口禁捕范围,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

   “虽然只是15′的差异,但涉及2000多平方公里水域,是鱼类洄游的重要通道,对长江口鱼类的生存环境改善至关重要。”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说。

    打好联动执法“组合拳”

    用“雷达光电”“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掌握船舶及船员信息,通过比对船舶行驶路线图发现偷捕,固定电子证据针对性打击边缘线捕鱼行为……记者在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看到,不断升级的“智慧禁渔”系统精准提升涉渔犯罪打击能力,助力执法部门破获多起非法捕捞刑事案件。

   “目前,长江口区域经过严厉打击,禁渔形势向好,规模化偷捕已经明显减少。”长航公安上海分局政委蒋剑说。

    据蒋剑介绍,禁捕“红线”东移后,禁捕范围扩大、情况复杂,该局会同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上海市公安局、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部门,通过“自建+共享”模式,在已建的长江口水域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增设8套前端智能感知设备,进一步完善重点水域智能化管控。

    江海统筹、水陆共治、标本兼治,打造覆盖捕捞、运输、销售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实现长江口禁捕执法监管常态化、长效化。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长江口禁捕已经形成了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的沟通、协调与决策机制,建立起部省际长江口禁捕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涉及农业农村、公安、交通、市场、林草、海警等部门和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已初步显现。

    长江口生态功能焕发活力

    鱼是长江生态状况的重要标志,禁渔的意义不只是保护鱼,而是延伸到了生态系统修复的各个维度。

    据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介绍,长江口有中国最年轻的土地,并且仍在不断生长。泥沙沉积出来的滩涂湿地不仅是地球之肾,更是物种繁育和生长的摇篮、迁徙的中转站,中华绒螯蟹和银鱼在这里产卵繁衍,中华鲟幼鲟、刀鱼和凤尾鱼在这里索饵成长,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澳大利亚的200多种鸟类 也会在这里停留栖息。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沿江落后工业产能,以毫不放松的魄力系统化打击长江非法采砂,以久久为功的耐性治理湿地等生态环境资源,以严格的渔业管理措施配合增殖放流恢复生物种群……记者在长江上海段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与禁捕“红线”东移举措相互配合,长江口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持续推动生态修复。

    种种迹象表明,长江口生态功能正焕发出新的活力。鱼类方面,河豚回来了,刀鱼变多了,中华绒螯蟹资源恢复迹象明显,还有人拍下了“微笑精灵”江豚在长江口水域嬉戏跳跃的画面。鸟类方面,上海市绿化市容局2021年11月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崇明东滩的小天鹅数量以844只再创近年来新高,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在内的更多珍稀鸟类逐渐回归,部分鸟类数量增长明显。

编辑:郑逢善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