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将研究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有关措施落地见效。
中央环保督察是生态环保领域的一把利剑。据不完全统计,前几批督察以来,立案侦查超过千件,立案处罚超过万家,约谈、问责均超过万人,动真碰硬的力度让长期偏软的环保法规长出了“钢牙利齿”,让环境保护从“不通电的高压线”变成不可逾越的红线。“原来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感觉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来自被督察企业负责人的感言,真实反映了环保督察的强大震慑力。看似冷门的野生动物保护,也是生态环保的一部分。“战疫”关头,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表决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决定。此番再将法律落实情况纳入环保督察,有助于形成涵盖立法到执法的野生动物保护闭环。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从这个角度来看,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环保督察的另一重深意,便是推动地方党委、政府等各部门压实主体责任,真正带头落实好各项法律法规。正所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早已有之,但野味产业一直屡禁不止,原因或许复杂多样,主政一方者未能守土尽责也脱不了干系。说白了,重发展、轻环保的观念在一些地方仍然根深蒂固,保护野生动物与其他环保议题一样,往往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困境。尤其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效益似乎更是可望而不可即,也使其在施政序列中容易被边缘化。如今纳入环保督察,既查不法企业,更督党委和政府,无疑可以倒逼相关部门扛起责任,切实做到真抓实抓。
当然,野生动物保护是一场持久战,寄希望通过一两次督察彻底解决问题并不现实。在此过程中,各地方政府不妨开动脑筋,将环保理念引导、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结合起来。比如,在江苏、云南、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相关部门以登记进行源头把关,将“野味”“野生动物”等字样加入全省禁限用字词库;再比如,《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食用野生动物拟最高罚款1万元。总之,地方政府重视起来,执法手段硬起来,多措并举之下,人们对滥食野味的认识,才会从“很残忍、不文明”提升到“违法”“危害公共安全”的高度,用人命为无知埋单的悲剧才能不再上演。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人和野生动物是生命共同体。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侵扰,这是我们保障人类健康安全的现实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编辑:丁明辉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