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甲醇应用大会:“液态阳光”甲醇是终极清洁燃料吗?

 时间:2019-10-15 22:00:06来源:新华网

10月12日,“国际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应用大会”进入第二日,业内知名专家针对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研究应用方面的探讨和论辩进一步深入,碰撞出更多深刻而又富有创新性的观点。

液体阳光甲醇推动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表示,现在世界上出现了很多汽车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问题、环保问题、能源消耗问题,未来汽车行业要向轻量化、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方向发展,让汽车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高效。郭孔辉认为,东部发达地区也不应该一味发展高端纯电动汽车,要搞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还有市场需求,发展不同形式的模块化、系列化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甲醇和氢燃料汽车,以及不同参照比例的低碳燃料汽车,并尽量放松其准入的障碍。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甲醇(或氢气)供应充足,也可推广烧甲醇(或氢气)的微型汽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我国的甲醇汽车起步比电动汽车还早,现在看来才是市场最急需的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甲醇和氢燃料汽车及不同掺烧比例的低碳燃料汽车,都可能成为市场的宠儿,都应该尽量清除其准入的障碍,进一步抓甲醇,促氢能,醇氢互补、甲醇当先。” 郭孔辉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认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趋势,可再生能源甲醇被誉为液体太阳燃料,是实现绿色、低碳、生态环境文明的途径。

李灿谈到,甲醇主要原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中国相对富煤,故中国生产甲醇具有优势。但煤制甲醇解决了煤燃烧清洁化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碳排放的问题,只有利用太阳燃料,使用水和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制取甲醇,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清洁化利用。太阳燃料合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光催化、光热催化,光电催化,光-电、电催化。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清洁、丰富、可再生、潜力巨大,太阳能是其他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的根源,据预测,照到地球表面3小时的太阳能可满足2050年一年的全球能源需求。太阳燃料甲醇是一种化学储能形式,解决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电网稳定性问题),并可解决能源使用的随机性问题,可以将分散的太阳能收集,长期储存,适应随机的能源应用市场需求(甲醇作为液态燃料或载氢分子被使用)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刘科阐述了甲醇应用与汽车工业的关系,刘科谈到,甲醇是最好的制氢原料,甲醇成本和来源可靠,“页岩气革命” 200年用不完的天然气 ,同时液体燃料是人类的首选,管路输送方便、跨海输送成本很低、可在储罐里长期储存,还可用已有的汽柴油基础设施,并且国家相关部委发文,把甲醇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方向。甲醇是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车载甲醇制氢并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醇氢系统实现车载甲醇制氢,该技术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中的一种,但有别于大规模制氢—压缩 储运—加氢—燃料电池—用氢路径,以甲醇水为原料,将小型的甲醇水重整制氢设备与燃料电池进行高度集成,氢气即产即用,实现即时制氢发电,可完全避开氢能商业化瓶颈,有利于推动甲醇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普及应用。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刘科

12日下午,美国IGP阐述了北美甲醇生产投资面临的机遇;中商国信(重庆)实业介绍了园区甲醇燃料应用解决方案;美国Advent Technology方面讲述了燃料电池高温质子交换膜技术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美国E1公司介绍了重型商用车甲醇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爱驰汽车则介绍了甲醇燃料电池应用技术方面的进展情况。

十年磨一剑致敬甲醇十年发展

大会最后阶段,由《中国汽车报》和《中国能源报》举办的致敬·十年甲醇汽车发展历程典礼召开。《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宁指出,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积极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运而生。推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促进工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大气污染。而且有利于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能源多元化,改善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对于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宁

2009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的联合组织下,我国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10个城市启动。2018年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全部顺利通过验收。为全面推动我国甲醇经济产业发展,推动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推广应用,今年3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全国多省市试点效果达到预期,完全达到了试点工作的要求和目的,为甲醇汽车推广探索起到了积极指导意义。

编辑:丁明辉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