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泸州机场沿成遵高速行进,车程60多公里,便到了贵州赤水。一路之景,群山环抱,竹海延绵,绿叶婆娑,望不到边。
近日,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专题采访团走件赤水。赤水,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基地,更是全国首批、贵州首个脱贫出列县,依靠“石斛”“竹林”“乌骨鸡”,赤水人走出了一条富有赤水特色的绿色扶贫、绿色脱贫、绿色发展的新路,讲述着“两山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荒石变绿地 石头开红花
金钗石斛 人民网孟哲 摄
赤水,独特的丹霞地貌不适宜普通农作物耕作,却极其适合金叉石斛的生长。金钗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仙草”之称。生长在多孔的丹霞石上的石斛,根部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不用施肥和农药,被当地人笑称为“懒人经济”。
今年41岁的旺隆镇红花村村民袁图会,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袁图会回忆说:“2004年我嫁过来时,家里很穷。村里土地乱石多,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了。2008年政府动员种植石斛,每株补贴3毛钱,于是便在银行贷款12000元,开始种植石斛。第一年收入就有6、7千元。第二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
种植石斛十年,给袁图会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种石斛之前,我就是卖菜的。家里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现在我不仅买了车,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孩子也在市里读书。”袁图会笑着说道:“我现在承包了200余亩地用来种植石斛,2018年收入有80多万元。那时真是没想到能有现在的发展。”
袁图会做为石斛种植大户,在自己脱贫致富以后,还帮助其他农户管理大棚、传授技术。忙时还会在村里招收60、70岁的老人帮忙养护石斛,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解决了许多老龄村民的就业问题。
金钗石斛 人民网孟哲 摄
“近几年,村民们尝到了种植石斛的甜头,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来发展。因为石斛只能种在丹霞石上,现在,我们的老百姓把争土地变成了争石头。”红花村村支书陈长友自豪地说,“我们真的做到了点石成金、变荒为荫、变废为宝。”
原来的石头地,如今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赤水人,“以石为媒”利用金钗石斛附石而生的特性,探索创新自然栽培+垒石栽培法,充分开发利用闲散荒山荒地,实现金钗石斛种植不占耕地、不占良田。赤水市扶贫办数据显示,金钗石斛产业直接带动4050户12604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有效利用13个乡镇202个村民组8.6万亩荒山荒地进行种植,荒山荒地种植金钗石斛覆盖率达92.86%。
一棵竹撬动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今天的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随风摇曳,一望无际的“竹海”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 人民网孟哲 摄
赤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家学回忆说:“过去赤水在选择发展方式时也曾经面临纠结。有的乡镇想引进电镀产业,有的希望投资太阳能和电池项目。到底怎么选择?最终,我们决定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把那些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而是从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守护好青山。”
“我们对乡镇弱化GDP考核,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占分比重,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最终实现GDP和GEP两个较快增长。”余家学说道。
2011年,赤水市以竹子采伐后可循环生长利用的特点,选择了“退耕还竹”的生态治理模式,找到了资源建设发展的着力点,当地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今天的赤水,围绕“一棵竹子”已形成完整的竹产业链。
在上游,赤水市现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其中,楠竹林面积52.8万亩,蓄积约9000万株,年可采伐楠竹1200万株、楠竹笋3万吨以上;其它种类竹林面积80万亩,蓄积约300万吨,年可采伐杂竹75万吨、杂竹笋3万吨以上。
在中游,依竹而工,切片加工厂遍布各个村镇、乡镇。切片大户龚小平介绍说:“村民把鲜竹砍下来后,我们拉到切片厂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再卖到纸浆生产企业。平均每加工1吨的利润是30多元,去年加工了3万多吨,利润有100多万元。”
在下游,推动赤天化纸业25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和30万吨生活原纸及终端纸制品龙头项目。在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里的造纸厂没有一点异味,一条条生产线上,工人们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2018年,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共消耗掉108万吨杂竹原材料,生产出26.5万吨竹浆板和7.5万吨原纸,产品销往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实现总产值近20亿元。
赤水乌骨鸡 人民网孟哲 摄
竹林下,也被赤水人充分利用起来。这些竹林下,是赤水乌骨鸡的家。宝源乡回龙村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司宗贵给记者看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这些乌骨鸡成了“武林高手”,每天在竹林里飞来飞去。“在乌骨鸡养殖上,我们采取“公司+村集体”模式发展,带动76户196人,每年分红人均达到14500元。”司宗贵说道。
依靠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形成了竹编、竹雕、竹建材、全竹造纸、乌骨鸡养殖等产业链,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据赤水市扶贫办资料显示,2018年,20万竹农每年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笋增收3200元以上,助推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编辑:丁明辉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