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海正式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一周有余,“你是什么垃圾”带来的“灵魂拷问”,仍未消退。8日,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表示,对于垃圾分类不规范现象,首周共开出199张罚单。
资料图:铁路上海虹桥站候车室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殷立勤 摄
微博热门排行榜上,“垃圾分类后的上海人”、“垃圾处理器安装工紧缺”等话题的热度仍居高不下。上海市民“紧张忐忑”的心情,隔着手机电脑屏幕都能“传递”到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许多外媒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现象,英国电视广播公司(BBC)发表文章称,“中国上海的垃圾新规使这座城市‘抓狂’”。
BBC网站截图
美国新媒体网站Quartz报道称,“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新规实施后,正‘脱胎换骨’。”
Quartz网站截图
其实,垃圾分类问题,可谓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早已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并配以毫不留情的惩戒措施。那么,各国人民是如何接受这项“灵魂拷问”的呢?
垃圾怎么分?这个问题,很多国家从娃娃抓起
代表国家:日本、德国、瑞典等
为了从源头贯彻垃圾分类,许多国家决定,“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开始,德国的孩子们就开始接受垃圾分类教育。这一教育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包括前往垃圾场参观,和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回收。
在瑞典,政府先是把垃圾分类的概念引入学校,孩子们学会了再回家教给大人。
在日本,由于垃圾分类规则十分繁琐,且各地区有细微差别,儿童自懂事起就由父母开设“垃圾分类小课堂”,各地区每年还会发放垃圾分类指南,上面详细说明如何分类、投放垃圾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
资料图:日本垃圾分类桶
今天周三?不好意思,扔可燃垃圾,您周五再来
代表国家:日本、澳大利亚等
以为把垃圾按类分好就能扔了?对不起,在部分国家,如果你不想生活在垃圾堆里,可能还得“扔”对日子。
在日本,投放特定垃圾要遵守“时间表”。比如,资源类垃圾的投放时间是周三;可燃垃圾投放时间是周二周五;不可燃垃圾在周四;大件垃圾要单独打电话预约。
澳大利亚也践行着相似的理念,该国大部分地区一周收一次垃圾,前一天居民需要提前把分好类的垃圾桶放到指定位置。
如果没扔对怎么办?垃圾回收人员将把错误分类的垃圾留在现场,拒绝拿走;扔晚了怎么办?只能等下个特定回收日再来。
资料图:美国密苏里州萨坎斯城的垃圾处理厂
扔特定垃圾?你还得“倒给钱”
代表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
一般来说,处理冰箱、电视等大件垃圾时,国内民众普遍会找个垃圾回收者折价卖掉,或者直接放在回收站。
不过,这种做法出了国可能行不通。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如果想处理掉大型垃圾,要先购买大件垃圾票,再打电话给垃圾收集中心进行预约。也就是说,想处理掉这些大件垃圾,还需“倒贴钱”。
在韩国,食物垃圾也得“数着数”扔。据悉,该国部分地区的食物垃圾实行按量收费,要先交钱才能扔食物垃圾。这一定程度上迫使居民减少食物垃圾的产生。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4月3日,瑞士比尔顿新成立的环保回收公司回收的塑料垃圾堆积如山。
重新设计垃圾容器 只为治好部分人的“懒癌”
代表国家:瑞典
为了让国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有些国家也是“煞费苦心”。
瑞典政府重新设计了垃圾容器,以提高乱扔垃圾的难度,例如,把扔瓶罐的容器口设计成小孔状的,把扔硬纸盒和纸板箱的容器口设计成信封状的等等。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乱扔垃圾的现象。
扔错了垃圾有什么后果?
罚款、入刑、被邻居嫌弃
当然,为贯彻垃圾分类理念,世界各国在惩戒措施上也是“毫不留情”。放眼全球,乱扔垃圾造成的常见后果分为三类:
【罚款】
在美国,各个州有自己的垃圾分类法案,根据垃圾体积、数量的差异,违法的处罚也不太一样。在部分州,对于体积、数量较小的垃圾,违规者可能将被处罚20至30000美元不等。
在德国,乱扔垃圾罚款实施“连坐制”。一旦发现居民乱倒垃圾,当地环境警察就会发出警告信。居民若不及时改正,就会收到罚单;如果再犯,整个小区的垃圾处理费就会提高,从而加重整个小区住户的负担。
资料图:英国伦敦的可回收垃圾桶。
【入刑】
在许多国家,不好好实施垃圾分类,不单是罚款这么简单。
在美国,情节严重的违法者可能会被判处监禁,比如,在爱达荷州的刑期为10天,但在田纳西州,监禁时间可能长达6年。
在日本,如果乱扔垃圾屡教不改,被认定为“不法投弃”,在部分地区也可能面临五年以下刑罚。
【被邻居嫌弃】
除罚款和入刑外,最直观的后果,可能就是被左邻右舍“嫌弃”。
在德国,由于实施连坐制,一个人如果乱扔垃圾,不仅会招来邻居的谴责,甚至有可能被管理员赶出公寓。
在日本,由于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如果有人做不到分类垃圾,会被认为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从而被邻居嫌弃,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
编辑:丁明辉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