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夏季,欧洲多国就处于一场强烈、危险、甚至致命的热浪之中,多地高温刷新纪录,异常气候令人闷热难当。过去的一周,学校停课,户外活动取消,志愿者们看望老人……欧洲各国严阵以待,“备战”“炙烤模式”。
多国刷新高温纪录
在法国,持续高温不断刷新纪录。位于法国南部加尔省的加拉尔盖莱蒙蒂厄市6月28日最高气温达到45.9℃,创下法国气象观测史上最高气温的新纪录。法国气象部门6月27日向南部4个省份发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这是法国自2003年引入新的高温预警系统以来首次发布红色预警。气象部门还向其他76个省份发出高温橙色预警。
根据法国气象部门说法,热浪往往出现在7月和8月。自1947年以来,唯一一次6月热浪发生在2005年。法国总理菲利普表示:“这次热浪强度大、来得早,很罕见。”
高温还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据法国消防部门消息,截至6月29日上午,法国南部不同地区总面积超过500公顷的森林遭遇大火,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
此外,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同样面临高温炙烤,德国、波兰和捷克6月26日测得6月最高气温。
德国气象局6月26日确认,勃兰登堡当天气温38.6℃,刷新70年前创下的6月最高气温纪录。由于担心高温导致高速公路沥青变形,部分高速公路从6月25日起施行临时限速。
在意大利,“十年来最严重的热浪”正在旅游旺季肆虐,卫生部门正准备应对与热浪有关的一系列疾病。16座城市发布高温警报,民事安全部门向在烈日下参观罗马著名景点的游客分发矿泉水。
西班牙多地最高气温也超过40℃。
据法新社报道,在持续近一周的高温天气里,法国有4人死亡,意大利有2人死亡,西班牙有2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17岁的收割工人、一名33岁的屋顶工人和一名72岁的无家可归者。
一场“撒哈拉式热浪”
一向被视为气候宜人的欧洲,为何会迎来“致命”热浪?据悉,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把炎热天气带到欧洲,带来一场“撒哈拉式热浪”。还有观点认为,人类行为导致气候变化,从而加剧高温肆虐。
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代理所长弗里德里克·奥托认为,由于气候变化,预计极端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尤其是在南欧,那里出现热浪的可能性已经是前工业化时期的10倍。“欧洲热浪是我们最清楚地看到人类行为导致气候变化影响的极端事件之一。”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学者斯特凡·拉姆斯托夫表示:“如今,全球创纪录高温的发生频率是稳定气候下的5倍。”他补充说:“正如气候科学家预测,极端高温出现频率增加,这是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家迪姆·库穆认为,北极海冰融化也在影响大气环流,这进而使极端高温出现的可能性加大。
世界气象组织6月28日说,德国、法国、西班牙、瑞士和奥地利打破了同期气温纪录。该组织称,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将加剧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气候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在被视为异常事件的热浪将在未来几十年成为常态。法国气象部门预计,到2050年,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将翻一番。“欧洲的热浪?这是新的常态。”《纽约时报》写道。
紧急行动严防灾难
“地狱来临!”西班牙气象学家西尔维娅·拉普拉娜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欧洲多地采取紧急行动,防止高温引发致命灾难。
在法国,不断上升的气温勾起了人们对2003年夏季热浪的痛苦回忆,当时1.5万人的死因关联高温,其中不乏住在没有空调的城市公寓和养老院的老年人,暴露出当局应急服务的不足。此后,法国政府引入新的高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法国此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原定于6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2019年法国中考,因高温被推迟到7月1日至2日进行。由于法国大部分学校不配备空调和电风扇,6月27日至28日两天有超过4000所小学因高温停课。此外,多项文化和体育活动被取消,派出志愿者去看望老人,延长公园和公共游泳池的开放时间……“整个政府都动员起来了。”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
高温还导致欧洲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促使当地政府采取反污染措施。在巴黎、里昂和马赛,当局近日禁止容易造成污染的老旧车辆上路。
对有关部门而言,严防森林大火是重中之重。受高温天气影响,西班牙中部和北部的塔拉戈纳、托莱多、阿维拉等地近期爆发山火。
据西班牙消防部门统计,截至6月30日,各处山火累计烧毁森林面积超过1万公顷。而极端高温天气被认为是今年山火严重的主要原因,大火受强风和高温影响快速蔓延。
据悉,持续近一周的热浪有望在6月30日开始消退,并在未来几天向东移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等国的气温或将超过30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近日表示,从2015年到2019年,地球将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受影响的是最贫穷和最脆弱的人群,但最终会波及所有人。”努利斯说。
编辑:费青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