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鄂尔多斯高原植绿、培绿掀起新热潮。绿色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是惠及千秋百代的民生工作。
生态是衡量人居环境的指标,更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曾经,我们生态恶化的直接结果便是沙逼人走,农耕地被沙化,牛羊在啃尽寸草后也不得不“削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这一短板成为发展木桶的“缺口”,很多机遇被“漏掉”。正是经过了切肤之痛和发展之疼,鄂尔多斯才全民动员换来了绿色涅槃,比其他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懂得绿色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黄色”的“灰犀牛”被关进了笼子里,农村牧区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这不仅可以接纳许多人的乡愁,更是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底色”。而只有不断延伸乡村振兴的“短板”,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桶长水高”。因此,不论着眼长远还是关注现实,绿色都是最大、最远、最基础的民生。
编辑:费青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