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启动

 时间:2019-02-18 23:07:57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启动

2月15日下午,来自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63个城市的市级领导齐聚一堂,参加生态环境部在重庆召开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

多达63位的市级领导在同一会场参加会议,在此前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中并不多见。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排查整治工作模式和技术规范,进而全面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扭住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牛鼻子”

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里排,到底谁在排,到底排什么,到底排多少?在启动会上,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向与会代表连发五问。

这五个问题,在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上就曾被提出。他表示,再次提及,就是强调此次专项行动要紧紧扭住入河排污口这个“牛鼻子”,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查、测、溯、治”等重点工作任务,把入河排污口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底数”摸清楚,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将排查范围确定为长江经济带覆盖的沿江11省市。

具体来说,将以长江干流(四川省宜宾市至入海口江段)、主要支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清江、湘江、汉江、赣江)及太湖为工作重点,共涉及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以及其他9个省的58个地级市和3个省直管县级市。

与之前的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类似,此次专项行动的要求是“只要向长江排水的‘口子’就要应查尽查”。

将所有“口子”弄清楚,才能做好水陆统筹,厘清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进而压实各方的治污责任。

邀请涉及这项工作所有城市的政府领导来参会,就是因为排污口管理工作,绝不是生态环境一个部门就可以干好。生态环境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将一起通过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深入探索“共抓大保护”新的模式、新的机制。

先行先试已积累了经验

综合考虑工作基础、自然特点、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生态环境部决定将重庆市渝北区和江苏省泰州市作为此次专项行动的试点。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三峡库区,泰州市在长江下游,前者排口的生活污水占比较大,后者的工业企业比较多。”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虢清伟介绍,试点城市的选择就是因为其基本涵盖了长江流域大部分城市的特点。

按照部署,试点城市2019年上半年主要任务是“查”和“测”,即边查边测;下半年,统筹做好“溯、治”工作。对其他城市而言,2019年上半年主要任务是学习试点经验,并按照试点总结出来的技术方案和工作经验,制定各地市的“查、测”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排查工作。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的排查工作将根据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唐山试验性排查初步总结的“三级排查法”进行。

“唐山的现场核查人员反馈,核查APP中增加更完整的水系图和交通图对于现场核查非常重要,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在长江的专项行动中,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生态环境部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不仅是排查方法,在组织机制、人员安排和技术规范等多方面,唐山的试点都为此次专项行动提供了借鉴。

入海排污口的排查积累了经验,也有城市在长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方面在先行先试。

据了解,泰州市在2018年10月就启动了“长江大体检”,并推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在泰州设立全国地市首家遥感应用基地。渝北区年前也已对辖区内的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粗略筛查。

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容忽视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这些口子非常复杂,有明口也有暗口,有‘大口子套小口子’,还存在不少私搭乱接的‘口子’,‘一股水’出来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结合当天上午调研情况,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谈到。

对此,负责现场核查工作方案制定的虢清伟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区,很多排口非常隐蔽,无人机比较难发现,有些排口看得见,但没有路可以走。这些问题,在唐山的试验性排查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少。”

此外,不同时期上下游水量不同,三峡库区蓄水期和枯水期水位线高度不同的特点,也将给排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在高水位期间,很多排口可能已经被水淹没,无人机很难发现。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天气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根据各城市特点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并充分利用无人船、热红外成像和管道机器人等设备。”生态环境部执法局负责人表示。

综合分析排查整治工作遇到的情况,除了要克服排污口情况复杂、各地经验不足等困难外,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也可能决定工作的成败。

将所有“口子”都纳入排查范围,原来的“书本”和“规范”上都没有,需要在工作中突破原有的思想束缚。“有口皆查、有水皆测”,全口径的统计势必会使排查结果相比之前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口子”,这是不是监管失职?会不会被问责?

针对有些地方同志在工作中的顾虑,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特别强调,要打开“心结”,排查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记者 童克难)

编辑:陈慧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