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正月初五,民间有放鞭炮“迎财神”的习俗,这一天也是继除夕后,燃放烟花爆竹的一个高峰。不过伴随禁限放措施的实施,今年春节,省城变得安静了许多。在“不闻鞭炮声”的春节里,大家对年俗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
今年春节是《西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管理的通知》下发后的第一个春节,从源头上消除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噪声和大气污染,优化人居环境。“炮仗放不放,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过年嘛,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可以有很多形式庆祝春节。”今年鼓励孩子们环保过年的退休干部赵文礼说。
回老家过年鞭炮 比往年少买一半
每逢春节,烟花爆竹有些让人纠结。放,会导致空气和噪声污染;不放,感觉少了点年味儿。所以,打算回湟中县老家过年的郭成思还是买了一些鞭炮和烟花回去。
“家里老汉还是觉得放点炮热闹,但是比起往年,今年买的数量少了一大半,这样也能照顾一下大家的情绪。”郭成思在除夕夜发的朋友圈小视频上配了段文字:“烟花灿烂一瞬间,儿时记忆一整年。少放一些炮,多唱几首歌,把酒言欢,我们都是幸福追梦人。”获得了多名亲友点赞和评论。
今年春节,郭成思几家亲友都早早买好了春联、窗花等年货,把房间布置一新。大家又往微信群里拉了几个新婚后的家人,除了打扫、布置房间,准备年夜饭,他们还多了一个消遣项目,就是抢红包,每年都乐此不疲,全家老少齐上阵。“虽然抢不到多少钱,但也觉得挺好玩的,可能时代变了,人们过节的习惯也会改变,没准以后抢红包也变成‘年俗’了”,郭成思说。
电子烟花过新年 增强孩子环保意识
为增加年味儿来搞些声音、营造些氛围,烟花爆竹的替代品电子炮、电子烟花,成为春节新宠。
春节前夕,省城小商品市场、义乌、义东、中泰等百货商场,许多顾客前来购买电子鞭炮。对他们来说,电子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疾速的闪光效果,还真有鞭炮的感觉。关键是有效果、没污染,环保。
对于今年电子鞭炮的热卖,店主们认为,除了禁放规定落到实处之外,传统鞭炮放完后就是一堆碎纸,什么都剩不下。一挂一百块钱左右的电子鞭炮,可以用两三年,平时不用还可以当装饰挂在墙上,性价比也更高。“除了给孩子买了电子烟花,现在网上还有很多放烟花的视频,我们一家人凑在一起,打开投影仪,用视频看了场亚洲最盛大的烟花秀,感觉非常棒,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环保教育。”市民寇琴琴说。
“这是第一个没有被鞭炮声‘炸醒’的大年初一。”除了农村里的鞭炮声少了一半,今年春节期间,也有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市民张翼表示,年味并非全靠鞭炮,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产生环境污染和噪音,还可能导致火灾等伤亡事故,特别是一些小孩子在燃放时,由于缺少大人的监管,更容易造成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在他看来,电子鞭炮和电子礼炮也挺欢乐的。
少点烟火气 市民点赞禁放令
随着西宁市烟花爆竹禁放令的出台,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气质量比往年好了,小区里更安静安全了,走在大街小巷也难以见到成堆的爆竹垃圾。
记者走访省城部分街道发现,就算是小街小巷也很少出现往年燃放烟花爆竹后产生的垃圾纸屑,烟花禁放令的实施,也让环卫工人减了负。
兴海路片区的环卫工人陈玉梅告诉记者,往年除夕夜放完炮,环卫工人们连夜就得清扫干净,有时候一个区域就能扫出好几车鞭炮产生的垃圾。再一个高峰就是初六、初八商户开张放炮的时候,往往这家放完,那家又接上了,路上总有扫不完的炮皮。今年实施禁放令后,环卫工人们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今年工作量没那么大,我们总算能倒班回家好好过个节。”陈玉梅说。
这个春节,不仅鞭炮声少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少了,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人也少了。2月10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医院、省红十字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每年春节期间,医院都会接诊不少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今年从除夕到大年初五,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明显减少。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禁放令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大家认为,烟花爆竹并非年味“标配”,自觉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是在为西宁的蓝天贡献一份力量,健康过年,绿色过年,也可以成为现在过年的主流和时尚。
编辑:费青松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