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在各类环保举报中高居第二

 时间:2018-03-01 14:40:07来源: 中青在线(北京)

漫画:刘道伟

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遭受过噪声污染困扰。环境保护部通报的2018年1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办理情况显示,2018年1月全国各类环保举报中,涉及大气和噪声污染的举报最多,分别占54.3%和38.7%。此前在北京召开的首都噪声法治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讨论了噪声管理和有效治理的问题。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0%的受访者遭受过噪声污染的影响。53.3%的受访者相信自己遇到的噪声污染问题大都可以被解决。减少噪音污染,62.8%的受访者呼吁加强噪声危害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56.9%的受访者建议明确执法主体的权责,使监管更有力。

97.0%受访者遭受过噪声污染影响

杨红(化名)是北京市民,她家楼下有个街心花园,杨红经常能听到从那传来的广场舞音乐。“尤其是夏天,每天早上8点多有一波跳舞的人,晚上7点多又一波。音响声音特别大,吵得人什么都做不下去”。

郝姝芳家住北京丰台区,买的房子临街,本来想着白天家人都上班,应该问题不大。“谁知马路对面的一家服装店经常大喇叭广播,周末我们在家休息时,都不敢开临街的窗户。”郝姝芳说,为了减少噪声影响,她把家里临街的窗户换成了双层隔音玻璃。

调查显示,97.0%的受访者遭受过噪声污染的影响,45.2%的受访者经常遭遇,仅3.0%的受访者没被噪声污染影响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交通噪声(59.3%)对受访者影响最大,其次是广场舞、学校广播等社会活动类噪声(53.1%),其他类型的噪声污染还有:邻居起居生活噪音(47.1%)、商业经营类噪声(40.9%)、建筑施工噪声(30.9%)和工业生产噪声(15.5%)等。

在北京从事设计工作的于雯萱,曾被邻居家装修的噪音困扰。“有好几次都快晚上8点了,他家还发出很大的施工响声。听着电钻嗡嗡作响,我感觉头都要炸了,很烦躁”。

调查中,63.5%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噪声污染严重,28.9%的受访者觉得一般,6.6%的受访者觉得不太严重,1.0%的受访者觉得不严重。

受访者认为噪声的最大危害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64.4%),接下来依次是导致心情烦乱和脾气暴躁(56.8%)、 注意力难以集中(52.5%)、诱发身体疾病(49.0%)和引发人际关系冲突(19.7%)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当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与当下噪音防治能力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所谓安居乐业,不仅是有房子住,还要住得安宁。噪音污染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甚至会影响家庭幸福。比如有的家庭受噪声污染影响严重,休息不好,夫妻脾气就大,就有可能闹矛盾”。

遇到噪声污染,37.0%受访者会联系噪声产生者,33.1%受访者找环保部门

对于邻居施工的噪音,于雯萱起初觉得大家都是街坊邻居,忍忍算了。但是一个周六的上午,正在家里构思制图方案的她,再一次被邻居家传来的施工噪音打扰。于雯萱登门找对方理论,并警告如果再这样就报警,后来就没有听到对方在休息时间施工了。

调查显示,遇到噪声污染,37.0%的受访者会联系噪声的产生者,33.1%的受访者会找环保部门,32.4%的受访者会找噪音产生者所属的小区物业。其他做法还有:找城管(25.4%),忍着、什么也不做(22.8%),找噪音产生者所属的居委会或村委会(22.3%)以及报警(19.2%)等。

调查中,5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遇到的噪声污染问题大都可以被解决,其中10.7%的受访者表示都会被解决。38.2%的受访者表示小部分可以,8.5%的受访者直言都不能解决。

刘俊海认为,应该有噪声污染防治的执法系统,比如哪个地方有噪声污染、哪个小区有几户在装修,系统平台上应该有显示。但现在许多地方的执法部门耳不聪目不明。下一步应当建立健全噪音污染防治监管信息系统,公众可以免费查询,同时能够24小时、360度全方位地监管噪声污染。

在杨红看来,提高噪声污染者的违法成本、加强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噪音污染。

于雯萱建议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加强大众对于噪声污染危害的认识。

调查中,要减少噪声污染,62.8%的受访者呼吁加强对噪声危害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56.9%的受访者建议明确各执法主体的权责,使执法监管更有力;48.6%的受访者建议统一规划市政建设,在噪音多发地建立隔音屏。其他建议还有:更新和完善噪音防治的法律规定(45.2%)、提高对噪音生产者的处罚力度(38.7%)和加强对降噪技术研发的支持(22.9%)等。

“先发展再治理污染的观点是错的。应当是边发展边预防和治理,不能把发展凌驾于环保之上。”刘俊海认为,环保部门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噪音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噪音污染治理问题上,刘俊海认为应当协同共治。“首先,企业和公民应该自律,对噪音污染防治法有敬畏之心,学会换位思考。第二,应加大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力度。当企业和公民不能自律的时候,执法部门就应该勇于担当。对于法律意识淡薄的人,要通过行政指导、行政规劝的方式提醒他们,对于屡教不改的就要进行行政处罚”。

他还提醒,普通公众对于噪音污染不能麻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善于沟通,因为有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别人合法权益。“遇到变本加厉的要善于固定和保全证据,留下音频视频,向环境执法部门举报或向媒体举报。对于举报有功的公民,执法部门也要给予奖励。对于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人,我们应当点赞,他们不仅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维护周围人的合法权益,社会要支持他们”。

编辑:费青松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