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市蓬江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底泥清淤一期工程已正式开工,计划清淤疏浚河道总长24.436公里。 陶然 摄
一湾穿城而过的河水,往往不仅满载了许多人的记忆,也承载了许多污废物质。天沙河作为西江下游珠三角的中小河流,包含杜阮河、桐井河、天乡河、丹灶河、泥海河等支流,全长48.5公里,流经广东江门市蓬江区的4个镇街,是该区列入黑臭水体整治的主要河流。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7月、8月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广东江门市蓬江区天沙河的白石、江咀断面污染指数同比改善51.45%、21.63%,部分指标已达到IV、V类水质标准,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达到了消除黑臭的标准。杜阮河贯溪断面污染指数也同比改善59.43%、56.27%,水质明显改善。
水质监测结果大幅改善,是蓬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控源、清污等系列治理措施,探索深化长效治理方法,推进天沙河全流域治理所取得的治污成效。为贯彻好江门市委“兴业惠民,治吏简政”的工作部署,蓬江区已提出,要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力争2018年主要河段消除黑臭水体黑臭现象。
控源
投入逾5亿元 奖励养殖场搬迁
夕阳下,蓬江区棠下镇横江村每块鱼塘边,都有一片拆除猪舍留下的断瓦残垣,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水塘的味道。
“不养猪,空气环境是好了很多!我们新加坡的亲戚来了都说,现在这里终于不臭了。”养了几十年猪的村民黄旋生告诉笔者,他此前在这里建的猪场面积达3000平方米,不过由于地处禁养区,去年响应政府号召进行了拆除,就专心养殖高价鱼。为此,他专门从外省引入银鳕鱼的鱼苗进行养殖。“以前我们都只是养四大家鱼,卖不起价钱,现在这种银鳕鱼的批发价可以达到12元/斤,其中成本大约8元,一亩鱼塘能养4000斤。”
治理水污染,必须从源头抓起。在蓬江区,像黄旋生这样不再饲养生猪,而是转型升级,探索绿色养殖的农户还有很多。
“天沙河之前主要是农业源污染比较严重,而且是来自畜禽养殖的污染,因为天沙河上游的棠下镇很多个村都以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蓬江区农林和水务局负责人说,从去年开始,该区通过以奖励激励和执法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畜禽养殖户自行开展清理,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并与鹤山市雅瑶镇协同开展了全流域的治理。
目前,不仅是禁养区养殖户已完全搬迁完毕,蓬江区还有很多非禁养区的养殖户也都自觉进行了搬迁。“我们原本划定的禁养区生猪养殖场只有357家,但截至9月15日,全区范围内清空生猪养殖场已达3824家,加上113家禽鸟养殖场,共兑付奖励资金约5.26亿元,清理生猪41万头,禽鸟27万只。”蓬江区农林和水务局负责人如是说。
在工业污染源整治方面,蓬江区则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落实天沙河、杜阮河工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完成了两河69家废水排放企业排污许可证重新核发,推进30家重点企业建设废水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施,19家重点排污单位正在开展清洁化改造。
按照《蓬江区加强城镇排水许可管理工作方案》,该区还成立了城镇排水许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蓬江区城镇排水许可管理工作会议,分解工作任务。目前已累计发出排水许可证210个,普查登记在册一般排水户2024户、重点排水户693户。同时,联合水质监测公司对95户重点排水户排放到市政下水道的污水进行抽样监测,建立排水检测档案,从源头防止水污染。
清污
底泥清淤与河面清理相结合
在位于华盛路旁的桐井河,河面搭起了两块厚厚的浮板,两辆黄色挖掘机在上面轰隆作业,不断伸出挖铲,将河底乌黑的淤泥掏挖上来,倒到一旁黑乎乎的转运船上。
这忙碌的场景,是蓬江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底泥清淤一期工程的一个缩影。天沙河,重点治理河段为天沙河华盛路—江咀水闸河段,长度14.56公里,以及杜阮河高速入口桥—新河桥河段,长度11.2公里。
除了加强污染源整治,减少污染物排放之外,对于河道已有的污染物,蓬江区也主动通过大手笔投入,开展河道清淤工程进行处理。
“从2009年至今,我们已对整条河的主干流全部清理过一遍,但之前的是正常水利清淤,现在短时间内再次开展清淤,主要是针对黑臭水体整治。”蓬江区农林和水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在推进中的项目有棠下、杜阮镇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措施和重点黑臭河道底泥清淤工程。
其中,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共分为5个项目区(棠下镇3个,杜阮镇2个),主要整治内容包括河道疏浚36公里,水系沟涌拆除重建涵闸4座,重建电排站3宗,重建机耕桥10座,岸坡整治15.4公里,堤防加固7.9公里。目前,杜阮两项目区以及棠下—1项目区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工程完成后,河流恢复通畅,两岸环境焕然一新,效益初步显现。棠下—2、棠下—3项目区总体完成约50%,争取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蓬江区正计划对市区内河道及群众诉求较大的河段进行清淤疏浚。目前,蓬江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底泥清淤一期工程已正式开工,计划清淤疏浚河道总长24.436公里,底泥清淤处置总量约47万立方米。整个工程分为四个标段同步建设,总工期120天,预计年底可基本完成三段黑臭河段的清淤疏浚工作。
“因为以前有很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进河,河道底部都积有一部分腐泥和淤泥,其中腐泥包含垃圾和腐化物,腐化物会消耗水中的氧,对水中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所以底泥清淤能大大改善河流水质,给水生态带来积极影响。”蓬江区农林和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该项工程完成后,可有效改善河道载体环境,实现年底前消除建成区河道重度黑臭现象的考核目标。
除了底泥清淤之外,蓬江区还注重对河面漂浮垃圾进行处理,要求按全区每月一次、镇村每周一次模式开展卫生清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对天沙河市区段、棠下段、杜阮河、丹灶河、荷塘内河涌等主要河道的河面漂浮垃圾进行常态化清理,确保河面漂浮垃圾、水浮莲全部上岸处理,不流出西江。
数据显示,今年至9月,仅河道清扫工作共计出动1.2万多人次,投入打捞船只约1200艘次、垃圾运输车660辆次,清理河道垃圾1400多吨,累计投入资金近200万元。
深化
投入超10亿元 推进系统整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论是强化污染源治理,还是开始开展河道清淤、卫生清洁,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大笔经费作为保障。
为此,蓬江区首次针对黑臭水体整治启动了PPP项目。由区委、区政府委托环市街道办事处、棠下镇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完成了两河黑臭水体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分南、北两个项目片区以PPP模式融资,同步开展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设。
结合蓬江区的实际情况,PPP项目以农村生活污水100%收集为目标,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就地处理、生态修复五大方面内容,将重点优化污水管网布置,增加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等。
据悉,目前蓬江区范围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2017年,江门市计划开展杜阮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丰乐污水管(发展大道—北环路)工程等5宗污水设施项目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规模6.5万吨/日,新增收集管网12公里,总投资约4.9亿元。各项目将于年底陆续动工兴建。
“我们会结合两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建设,比如北片区村庄较为分散,我们就建设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南片区村庄密集,就着力建设管网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蓬江区农林和水务局负责人告诉笔者,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总体投入预计超过10亿元,计划明年初全面铺开,力争三年内完成,同时结合引水增流工程和其他环保措施,通过控源截污、削减污染物负荷和强化循环连通三大举措,彻底改善河道的水环境。
撰文:陶然 曾婷凤 梁永超 朱峰
原标题:江门蓬江:断面污染指数改善最高近六成
编辑:陈慧媚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