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燕:党旗在特区高高飘扬 用奉献造福群众

 时间:2017-08-04 09:50:11来源:深圳特区报

“社工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奉献造福需要帮助的群众。”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总干事周小燕,靠着坚定的信念,长期坚守在扶贫济困专业社工服务的第一线,从一名普通的社工成长为省党代表。周小燕是一名跟随着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一路成长起来的80后社工。2005年考入大学时,她带着青春的梦想和执着,第一志愿就填报了社工专业,从此与社会工作结下不解之缘。2006年,周小燕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年,她以坚定的信念履行着党员的义务,从汶川、芦山再到鲁甸灾区,从新疆民族地区、四川边远贫困地区再到广东革命老区,她和伙伴们一直坚守在扶贫济困专业社工服务的第一线,奉献在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汶川地震,带领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和小伙伴奔赴灾区一线,遍访深沟远寨,为孤老、孤儿、孤残、单亲和特困家庭成员提供心理辅导、关系重建、生计帮扶等专业服务。

黄家院村地处汶川县映秀镇高半山区,地震前是有名的贫困村,不少村民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地震后对援建资源非常依赖。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小燕和社工走家入户开展需求评估,广泛发动当地贫困村民积极参与社区生计发展规划,组织成立互助组养殖家禽,发展家庭经济。

其间,社工们整合社会资金补贴村民投入,引进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搭建平台促进村民增收致富,首批肉禽产品销售就达10余万元,点燃了贫困村民自主建设家园改善贫困面貌的信心和希望。一位村民拿着卖鸡挣到的钱高兴地说:“我家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又没有收入来源,感到绝望。在社工的帮助下养鸡卖钱,感觉生活有了盼头,更对发家致富有了信心。”自从生计扶贫项目落地,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其中2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周小燕前前后后在汶川待了5年,援建的队伍都撤走后,她和伙伴们帮助当地建立完善了社工组织,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帮扶地区。

芦山地震,实施15个灾后援建服务项目

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周小燕和伙伴们再次转战雅安和鲁甸,运用“灾后紧急干预+灾后生计发展+防灾减灾教育+特殊群体专项服务”的综合介入模式,累计投入和链接资金140多万元,设计并实施灾后援建服务项目15个。其中,通过策划大棚蔬菜种植生计项目,支持当地贫困村的村民发展生计。首期的蔬菜销售金额达到10万多元,改善了当地村民生活的质量,更加提升了他们发展致富的自信。期间,她们帮助500多名贫困家庭青少年走出地震阴影,克服学习困难,实现顺利升学;帮助1000多名儿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累计服务群众1.5万人次。由她组织编写的《逆境中圆梦——对芦山地震灾区青少年的个案介入》案例荣获全国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芦山地震灾区三友村社区生计发展》项目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和年度特别奖。

响应号召,进驻“三区”扶贫济困

自国家有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三区”计划开展以来,周小燕和伙伴们积极响应号召,集中人力物力投入“三区”扶贫济困,帮助乌鲁木齐建立儿童福利院督导援建服务点,以社会企业模式开办糕点屋,支持孤残青少年掌握劳动技能,融入社会生活。该项目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铜奖。四川雅安边远山区和广东肇庆革命老区,是民政部“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的具体实施地区。在那里,她们运用心理援助、经济援助、安全探访、社会参与、家庭关系援助等五大介入策略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残障老人缓解生理和心理压力,建立自助、互助和群助平台,帮助老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8年中,周小燕和伙伴们遭遇过难以计数的余震和泥石流,经历了病痛和孤独的折磨,承受着周围人的不解和生活的压力,更面临着经费紧张、人员匮乏、资源不足等困难。对此,她始终不忘初衷,无怨无悔地坚定前行。

编辑:涂传博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