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圈:就这样破解“介入难”

 时间:2017-08-02 16:58:12来源:中国禁毒报

十多年来,禁毒社工们一直在不懈努力,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禁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是仍面临一些困境,比如缺乏相对完整的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体系,机械地运用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专业手法,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欠缺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禁毒社工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抓不住重点,难以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使得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呈现出片面化、割裂式、随意性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其他服务领域,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非常明确,服务目标清晰——教育社会大众不要吸毒;帮助吸毒者降低伤害直至戒掉毒瘾、回归家庭和社会。与此同时,禁毒工作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涉及医药学、精神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所以社工可介入的点非常有限。正是由于这两个看似互相矛盾的特点,促使禁毒社会工作必须清晰地界定其服务内容、服务理念和工作手法。

笔者所在的机构亦不例外,虽然致力于禁毒社会工作已有8年之久,但对此问题一直一筹莫展,直到2015年在香港顾问的指导下,引入了香港复康会关于残障人士“社区康复”的概念和手法之后,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才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清晰的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体系和策略。

一般情况下,个人涉毒及戒毒的历程是这样的:从接触毒品开始,到尝试毒品,进而从吸毒未成瘾到成瘾,然后被强制(或自愿)戒断,再到康复,直至重新回归社会。根据这一历程,禁毒社工的服务内容已经清晰可见,归纳起来,可以分五个阶段进行介入和干预:社区教育、早期干预、在所服务、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社会回归。其实这是一个闭环,因此笔者称之为“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圈”,如图所示(按顺时针方向解读)。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即在社区层面开展的禁毒宣传教育服务。很多社工都爱用“社区宣传活动”来定义本项服务,其实这是不够精准的,因为宣传活动只是服务的载体,背后的服务理念其实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一般的社会大众,社区禁毒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面,通过课程讲座或体验活动,教授服务对象掌握识毒、防毒、拒毒的知识和技巧。二是态度层面,通过一些仪式类活动,如签名、宣誓等,使其明白毒品的危害,明确表明自己对于毒品的态度,从意识形态上拒绝毒品。三是行为层面,协助服务对象做出拒绝毒品的行动,比如加入禁毒义工队,参加禁毒宣传及咨询服务等。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核心其实就是预防。就像扁鹊对蔡桓公讲的那句话: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对于禁毒工作而言,预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戒毒的成本。早期干预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点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的宣传教育和介入,比如娱乐场所人员、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人群、职校学生等,都属于易发高危群体(据过往经验和相关研究,非歧视),针对这些群体的服务形式可以是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咨询、评估等。二是针对有吸毒或药物滥用经历但未成瘾且有较强意愿远离毒品的人员,对其进行早期干预,通过帮教访谈、个案管理等手法,提升和强化其彻底远离毒品的动机和行为,重新回归健康生活。

在所服务

在所服务一般是指针对在强制戒毒所、拘留所、戒毒机构等场所接受戒毒的人员开展的干预服务。本文主要是指针对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开展的在所服务。禁毒社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宣传教育,丰富其防毒识毒拒毒的知识结构,强化和巩固其戒毒动机和信心。二是通过定期面谈,制定帮教计划,进行一对一的戒毒辅导,巩固戒毒效果。三是开展一些技能类、兴趣类、文艺类的活动,逐步建立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其对毒品的注意力和依赖度。四是制订无缝接轨方案,做好出所衔接,与所外社工合作,与其亲朋好友、相关部门等做好对接,为其出所后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以避免复吸或降低其复吸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强制戒毒是在现行法律法规和公安、司法部门管理的前提下开展的,因此,在所服务一定要与当地的政策要求相结合,做与不做,做多做少,做深做浅,需要灵活把握,而非一成不变,拘于某一范式。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是两个不同的工作板块,社区戒毒适用于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如从拘留所释放的吸毒人员),而社区康复多适用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或刑满释放人员(从强戒所出来的戒毒康复人员)。但因其均是在社区层面开展的所外服务,对于禁毒社工而言,是可以合并一起进行介入的,而且这也符合2016年国家禁毒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2016-2020年)》的指导精神。

在此阶段,禁毒社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一是通过走访、排查、建档等形式,保持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一定频次的接触,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服务协议签订、定期尿检等动态管控工作。二是要通过帮教访谈、防复吸训练、个案管理等手法,定期跟进社区戒毒与康复人员,并及时与医护人员、服药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对接,了解服务对象问题或需求,适当时制订个案服务计划,以巩固其生理脱毒和心理康复的动机、信心与成效。三是督促和协助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又称替代治疗)对象按时服药,并根据其尿检情况、戒断症状等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四是通过行为训练、心理辅导、文娱活动等途径,帮助其恢复身体和心理机能,逾越心理障碍,建构正向思维,提升其独立正常生活的能力。

社会回归

社会回归是一个戒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的过程,其目标结果就是要促进戒毒康复人员与正常社会大众之间的融合。这是成功戒毒流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可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踏上复吸之路。因此,禁毒社工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社会宣导教育活动,反对针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歧视和社会障碍,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一群体。二是链接社会资源,改善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就学、娱乐休闲、人际沟通、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不利状况,帮助他们恢复应有的社会功能。三是通过帮扶救助、就业辅导、技能培训、政策倡导、信息咨询等途径,帮助他们重新规划和建立健康常态的生活,使其成为正常的社会成员。四是创造康复人员社会参与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发展其成为志愿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参与社会服务,或者作为“过来人”向其他戒毒人员进行现身说法等,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同时也有利于获得社会的正面评价,从而巩固健康常态的生活信心。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香港复康会的梁锦萍、杨翠芝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涂传博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