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组织部、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党建引领·基层书记谈治理》栏目,通过刊发基层党组织书记治理经验和体会,促进基层组织交流互鉴、互学共进,推动基层治理经验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基层之治助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期分享金川区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马晓慧同志的工作经验,供大家交流学习。
“精神心理康复”“用爱点亮‘星光’”“残疾人爱心工艺坊”“快乐宝贝健康成长大本营”“最美不过夕阳红”……走进金昌市金川区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一系列特色鲜明、涵盖全面且重点突出的公益创投项目映入眼帘。
近年来,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之中,成为推动老人社会关怀、青少年发展、流动人口服务、残疾人照顾等工作的坚实力量。金昌市金川区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由党员职工带头的各支服务队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服务,用微爱心凝聚起小城里的大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初心。六年来,已累计服务群众17万余人次,开展公益活动2500余场。
金川区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马晓慧告诉我们:2022年6月,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我们围绕规范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的目标,紧扣中心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全面培育“党建+”发展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文化建设、社会公益行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让每名党员都能参与其中,实现党组织的关心关爱向专业社工、社会组织就业群体延伸覆盖,引导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争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者、贡献者、受益者,全力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发展优势。目前,中心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8支,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服务12个。
党建引领聚合力,公益活动走“新”更走“心”。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实行周分享、月例会制度。通过青年党员上党课、业务能手讲经验等形式开展党员和社工教育,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与社工活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参加活动的热情,积极引导中心社工服务人员听党话、跟党走。创新实施“共享义仓”项目,搭建“物资捐赠+居家服务”互助体系,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集合链接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社会力量与资源,广泛开展物资募捐及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的“敲门行动”。截至目前,已筹集物资13万元,开展卫生整理、陪同就医、助浴等居家养老服务15万余人次。创新打造“城乡融合·互助养老”新模式,链接专业人才、社会服务组织等多方资源赋能“幸福驿站”。定期组织城区低龄老人志愿者到农村参与义诊义剪、心理慰藉、防诈知识宣传、艺术兴趣培训、“田园梦”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深城乡老人之间相互帮扶与心理慰藉,助力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断营造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实施“扶老助残·有你有我”特色项目,聚焦老龄群体,主动链接金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传奇老兵”团队,广泛开展“银发小课堂”“走出家门计划”“一个人的剧场”“老兵的故事”等特色服务活动。
党建引领惠民生,关爱帮扶暖“心”又暖“情”。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把群众的诉求当作重点,及时有效地解决居民的烦心事。在困难群众入户走访过程中,严格遵循“每户必入、入户见人”的工作准则,党员带头、全员参与运用“一看二问三听四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进行深入亲切交流。通过仔细观察服务对象的居住环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产生活细节、家庭经济收支、就业务工现状以及监护人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掌握服务对象的生活现状和实际需求,确保每一户救助对象的信息真实、准确、可靠后,对服务对象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同时,党支部积极与民政、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力求满足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更贴心、更有效的救助服务,助力改善生活状况,走出困境,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党的各项政策。
党建引领促发展,服务群众“解难”且“助困”。2024年以来,金川区幸福家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领导各服务队伍为滨河路街道、北京路街道辖区就业年龄段的困难残疾人常态化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社会服务1000余次,有效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生活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在保障残疾人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支部精心谋划,深入研究,发动党员和工作人员群策群力,想尽一切办法聚焦残疾人生活就业难题,创办残疾人“爱心工艺坊”,提供蛋糕制作、奶茶冲泡、布包彩绘、鞋垫缝制等技能培训,打造“爱心屋”,安置多名残疾人售卖手工艺品、茶饮小食,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编辑:甘再松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