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工介入 “同伴治疗”让脱毒者融入社会

 时间:2017-06-27 11:13:53来源:新民晚报

微信图片_20170627093709

今年35岁的赵军是一名社区戒毒者。去年8月,他走出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大门,不但至今没有复吸,还成了禁毒社工的帮手,用自己的经验与领悟,教育他人回归社会后保持操守,远离毒品诱惑。

“是戒毒所里参加的‘同伴治疗’小组,让我提前和社会建立了纽带。走出那扇大门之前,其实我已经脱胎换骨。”赵军所说的“同伴治疗”小组,是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在探索的禁毒社工提前介入机制。戒毒所管教科科长张蕾昨天告诉记者,参与这一小组的戒毒人员迄今已有30多人,如今已经全部离开戒毒所回归社会。至今,仍保持着零复吸的纪录。

禁毒社工进戒毒所开班

赵军是2014年8月因吸食冰毒被杨浦分局抓获,送戒毒所强制戒毒的。刚进所的那段日子,想着要失去两年自由,想到父母绝望的目光,他有些自暴自弃,“觉得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没想到,在最灰暗的日子里,来自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宝山工作站的站长李桢带领一群禁毒社工走进了他的人生。

这是当时戒毒所的一项试点:通过社工提前介入,开展一系列小组和沙龙活动,让吸毒者在戒毒所里就能通过“同伴教育”,学会自我探索,认清自身价值,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社工,他们提前与现实社会建立了纽带。

“我常说他们是‘趁虚而入’。”说起这段经历,赵军开玩笑地表示,当时是他最孤单,最需要开解和陪伴的时刻,禁毒社工和互组小组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照进心里。“如果出了戒毒所,社工再来找我,我估计理都不会理,因为诱惑太多。就像我第一次吸毒被拘留放出来后那样,我会让社工找也找不到我。”

“小组”活动认清自身价值

第一批参与小组活动的有12名戒毒人员。李桢回忆,“当时效果非常好。相比管教民警的教育谈心,那种氛围更加平等自由。很多戒毒者对民警很感激,但总会存在些许被管教的畏惧感。相比之下,通过游戏、聊天甚至才艺展示等方式,让大家在互动中完全放松,关系很快融洽起来。”

一次两个小时、6次为一组,两年间,这样的活动搞了30多次,参与的戒毒人员也换了三茬。对于参与的戒毒人员来说,这是他们数着日子期待的活动。有时因为有其他工作,禁毒社工晚来几天,戒毒学员一见面就会抱怨:“你们这次来的有点晚。”

在赵军看来,参与这样的小组活动,不仅培养人际交往,也让他对自身价值有了更多认识。“我是2006年开始吸毒的,当时家里拆迁分了3套房子,衣食无忧,人一下子空虚,也不工作了,整天在社会上混,最后用冰毒刺激自己。”但在活动小组中,他成了大家眼的红人:歌唱得好、脑子活络、学东西快。“一本做中国结的书,他看几遍就全学会了,还教给大家;让他当主持人,一个晚上,他自编自演写好了所有的串联词,备的滚瓜烂熟,第二天上台,镇住全场。”管教民警说起赵军的改变,也惊叹万分。

走出戒毒所纽带变成桥梁

“刚出来的时候,前两三个月非常重要。特别容易闯祸。”这是不少生理脱毒的戒毒人员走出戒毒所后的共同感受。

李桢认为,经过两年的封闭生活,戒毒者对现实社会不适应是难免的。没工作、没事干让人寂寞孤单,但自卑心理又让他们特别敏感,不易接近。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从戒毒所内延续下来的纽带,可以让禁毒社工以朋友身份走近戒毒人员,成为他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比如为他们争取针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就业补贴政策,为他们寻找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为他们办劳保医保等等。同时,禁毒社工也可以为他们和警察之间做好沟通。”李桢举例,按照规定,社区戒毒人员要进行定期尿检,这项工作社工做,可以避免民警上门引来邻里围观,对于戒毒者的敏感情绪起到舒缓作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个正常人,只是在治病。”

上海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徐泳告诉记者,禁毒社工提前介入机制经过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前参与过小组活动的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后,不但迄今保持零复吸,而且80%已经找到工作,其中50%以上的戒毒人员是通过自身努力找到的。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推进此项试点,并邀请两名禁毒社工常驻戒毒所内。未来,随着试点取得更多成果,还将进一步推广。(文中戒毒人员为化名)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