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地务必深刻领会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靶向深耕社工事业,破解治理突出问题。
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社会工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构建美好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各地必须切实增强做好社会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学习创新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全力提升应对复杂状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救助、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积极实践,以实干担当彰显对社会工作的热忱。
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共进。党的建设在社会工作中占据着核心引领的关键地位。各地要强化理论武装,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模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确保社会工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序、高效地推进,从而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筑牢基层稳定发展根基。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意义重大,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所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切实为基层的稳定与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各地要精准洞察群众的多元需求,运用专业方法调解邻里矛盾,主动搭建群众沟通平台,促进邻里间的互动合作,维护基层的和谐稳定,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实现社工事业精细服务。社会工作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开启服务群众的大门,探寻物质、情感、社交等方面的需求痛点,解决群众的难题,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积极构建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就业培训、医疗救助等多元化服务。着力组织群众参与社区事务,开展议事协商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自治意识与潜能,强化其归属感与责任感。
编辑:涂传博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