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成了一些人的考公“平替”。
近日有媒体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社区工作岗位报考持续升温,但“这边招人、那边离职”的现象突出,一些年轻人更是将其视为考公、考编的“跳板”。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作为一支迅速成长的新兴队伍,面对工作头绪繁杂、薪资待遇不高、群众理解不足等现实难题,社区工作者如何破局?
九龙坡区兴茂盛世国际小区网格议事厅,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正在开会协调解决问题。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01
他们是志愿者吗?是公务员吗?能帮我办哪些事?……对于身边的社区工作者,群众往往感到“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会在“最后一公里”相遇。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从事党建、治理、服务工作的全日制专职工作人员,作为全面参与社区治理的“一线部队”,早就是群众的“身边人”“老熟人”。
近年来,社工很“火”,各地纷纷扩大招录名额,社区工作者招考也持续升温。在长三角地区,社区工作岗位报录比超过100:1,录取分数持续上涨。随着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壮大和基层治理模式的更新,社区工作者在群众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
说陌生,是因为社区工作者队伍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亟须刷新。社区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是无偿劳动的志愿者,也不是任何工作的“平替”,而是一个跟老师、医生、警察等一样的专业社会职业。
社区工作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化、高学历人才的加入,传统印象中的“社区居委会大妈”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区工作者正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
诚然,部分群众对社区工作者的身份缺少认同感,对其工作内容认识模糊,这从侧面说明基层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更加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队伍。
两江新区金山街道,“幸福来敲门”社工站开展志愿者服务模式的培训。王加喜 摄/视觉重庆
02
之所以会出现“这边招人、那边离职”的现象,说明社区工作者报考的火热表象之下,也有潜在的冷遇和困境。
总体来看,由于人才缺口依然较大,“小马拉大车”成为不少社区工作者的真实写照。根据《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而现阶段许多城镇距离这个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主要由市地级或县级统一组织招聘,社区统筹使用。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然而有的党政机关仍将自身工作事务“甩给”基层的社区工作者,还有的直接将其借调到本单位,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造成了“社区工作者不在社区”的奇怪现象。
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职业体系尚未健全。由于现阶段专业人才储量不足,为了迅速扩充社区工作者队伍,各地只得放宽“入口”。有调研发现,在北京市城乡社区工作者中,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在部分街道能达到50%~60%,而一些乡镇仅为10%~15%。
同时,职业培训环节的薄弱让社区工作者成长乏力。福利待遇偏低和评价体系单一,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从业者后劲不足,难以激发社区工作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潜力。
职业前景的预期不足,让社区工作成为一个有人挤不进去、有人留不下来的“围城”。由于身份和编制限制,导致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较窄,除了进社区“两委”没有太多发展路径,个人成长空间“一眼望得到头”。
这也就不难理解,部分年轻人将社区工作视为考公、考研的“跳板”,上岗后一心捧着书备考,而那些真正想在社区干的人却被卡在了门外,留下一个“挤不进去,留不下来”的怪圈。
南岸区铜元局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辖区幼儿园走进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郭旭 摄/视觉重庆
03
社区工作不能成为任何人的“跳板”,社区工作者也不能沦为群众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只有扫除职业障碍,打消从业者心中顾虑,让社区工作成为有志之士的理想职业,才能真正让这份职业被更多人理解、认同、看重,进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确保社会工作人才的“有效流入”,才能推动量质双升。这就要求各地把牢“入口关”,因地制宜设定准入门槛,及时调整唯学历、重理论的用人导向,精准识别有理想、有能力、能奋斗的社会工作人才,确保社会工作者“进得优”。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还要加强对选聘流程和用人情况的监督,确保公开公平、竞争择优,防止社会工作岗位变质变味,切不可使其沦为裙带关系下的“福利岗”“萝卜坑”。
此外,还要强化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充电”,促进其能力水平持续进阶。结合基层工作的现实需要,健全人才培养、激励保障以及减负增能等工作制度,加强社区工作者在群众工作、组织动员、依法办事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在提高履职本领的同时塑造人才竞争力,让社区工作者“能成长”。
早前,胶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与青岛工学院合作成立全国县域首家社会工作学院——胶州社会工作学院,面向当地社区工作者等社会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教育,促进了“学院派”与“实战派”的相互赋能。
为每一个人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才能创造行业向上的广阔空间。要让社会工作者“有奔头”,就要推动职业水平与岗位等级衔接联动,落实薪酬待遇保障,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拓宽社会工作者上升渠道,同时营造关心关爱氛围,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机会、有舞台。
《意见》明确提出:“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而在北京、陕西、新疆等多地,都大量开展了面向优秀社区工作者定向招录事业编制人员、公务员的实践。
当社区工作者逐渐转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当社区工作者成为能从事一辈子的职业,将会激励更多社区工作者立足“小社区”,服务“大民生”,以“基层善治”夯实“中国之治”。
编辑:甘再松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