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微光照亮希望,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从“小红帽”配菜志愿服务队,到社区精神障碍关爱项目;从“一米阳光”绿社区志愿服务队,到英峰民生服务站……近年来,在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各条战线上,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小区楼道里,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记者从松江区委社会工作部获悉,截至记者发稿,松江区有50余万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26%;志愿服务项目3.6万个,项目总时长6567万小时,人均服务时长132小时;1744个志愿服务团队;16654人获得上海志愿者星级认证,其中上海市五星志愿者973人。同时,松江区还形成了“1+17+363”的志愿服务三级阵地网络,并建成10家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和110家区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松江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的亮丽风景,释放出暖心的正能量。
党建引领 以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松江区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理念,坚持用党组织的力量撬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全区各级党组织将志愿服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志愿服务发展的支持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通过组织发动和专业协调,吸引和激励广大群众投身志愿服务,真正实现全面参与、全社会活跃。
在车墩镇的善德苑小区,每月五日,都能看到小区的热心居民身着红色小马甲,手持扫帚、垃圾袋、铁夹、铲子等工具,化身志愿者对社区的各个角落进行清理。在清理的同时,他们还会向周围居民、商铺人员宣传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倡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清洁家园的行动中来,共同营造一个美好、宜居的社区环境。“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我们的社区也会变得更加美好。”经常参加小区志愿活动的李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小区环境好了,治理难题少了,邻里关系也更加近了。
据了解,车墩镇善德苑小区是南部大居的一个动迁小区,人口多,老龄化程度较高。面对社区治理的难点和痛点,车墩镇善德苑居民区党支部以“Ga善和”党建项目为引领,通过每月开展主题活动,汇聚力量夯实治理效能。“除了每月5号的清洁日,还有10号的关爱帮扶日、20号的便民服务日等等,让志愿服务真正赋能基层治理中来。”居民区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社工+志愿者”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化
松江区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后,一直致力于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社工+志愿者”凝聚合力铸魂、提供更精准贴心专业服务,构建独特的志愿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
让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将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动力激发出来,为共建共治共享作出努力。松江区与爱同行残疾人服务社于2017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为残疾人服务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社工方晨加入与爱同行残疾人服务社已经有5年,他坦言,其实自己本身是肢体障碍患者,行动不方便,从出生到现在,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父母、朋辈和志愿者们的关爱下度过的:“他们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支撑我走到了今天,能够心怀阳光满怀希望地支撑到今天。这样的光和热促成了我们所有的受助者化身成为了助人者。”
与爱同行残疾人服务社秉承着“携手并肩 与爱同行”的理念,为提高残疾人生活生命质量而不懈努力,近年来还推出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及社区启智关怀志愿服务增能项目。行政负责人朱雷强介绍,他们的服务一方面帮助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注重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举办读书沙龙、团建活动等。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于今年成功入选并获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资金扶持。
常态化开展 为志愿服务种下常青松
利用废旧物品对空地进行微改造、增添小型儿童乐园、升级健身设施……九亭镇天元居民区的“一米阳光”绿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成绩可谓是“硕果累累”。“现在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们对小区事务关心度也日渐提高,我们志愿服务的动力更足了!”该服务队相关负责人说道。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3月,队伍现有常态化志愿者23名。以党员志愿者带头,居民共同参与为主,整合社区居民的建言献策,将常态化志愿服务融合进对老旧小区的微环境改造中。
近年来,松江区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优化服务方式,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努力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的良好氛围。完善松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驻松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工作方案,推进“一高校一总队”建设,进一步盘活高校志愿服务资源;成立松江区综合应急志愿服务队,队伍以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培训、安全科普知识宣传为主要服务内容,在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松江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坚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松江区注重对志愿者的精神激励以及多样化的表彰,通过服务时长积分兑换等方式,完善礼遇回馈和信用激励机制,形成富有特色、富有活力的志愿者激励文化。
编辑:甘再松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