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如何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本报约请三位专家研讨交流。
■主持人:陈 瑜 本报记者
■嘉 宾:文 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马西恒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教授,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会长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深刻理解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军:对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第一,回应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工作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体系化的社会服务,填补了新时代发展的“供需缺口”,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重要支撑。第二,应对社会转型的新挑战,防范恶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在新旧交替的转型之际,滋生了种种新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心态的破裂到现代社会心态重构的巨大震颤。社会工作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支持和社区介入等专业方法,能够帮助个体培育基层社区互助网络,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与强大的情感支撑,从而更好地应对心理困扰。第三,化解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现代社会正在从一个可计算风险的“概率社会”迈向难以预测和离域化的不确定性社会,社会工作以其柔性治理的参与特性,在降低社会风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困境人群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救助,能够缓解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社会工作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防止更多普通人陷入困境,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确定性风险的产生。
何雪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更好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在社会服务新体系、社会治理新格局、群众工作新路径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从而开创社会文明新形态。党的社会工作部门的成立,强化了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也进一步强化国家治理的基础,有利于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更好地凝聚服务群众。党领导的社会工作融合了治理、服务与发展,治理寓于服务之中,治理见诸发展之中。首次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更是明确了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基础保障。
马西恒: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并且催生了中国式社会工作。在以人本价值和科学方法因应现代化进程衍生的贫困、失范、失序等社会问题上,中国式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是相似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后发赶超型现代化,收入差距过大、部分群众生活就业困难、家庭功能萎缩、社区“未富先老”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转型问题迭代累加,维持和修复社会功能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个意义上,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不断促进公平正义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兜底工程。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这决定了中国式社会工作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赋予的独特使命和鲜明特色,即必须在党群关系的框架内,服务于带领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这一根本目标。由此又决定了,中国式社会工作必须在发挥社会修复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防控社会风险、支持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发展等整体功能。现实地看,中国式社会工作既承继党的群众工作使命,又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利益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长,在链接社会关系、培育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志愿参与、支持基层治理和社区自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激发个人潜能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增效剂”。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与时俱进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马西恒: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旨在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合力、激发社会工作活力,涉及完善组织架构、优化力量配置、协调权责关系、改善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必须强化问题导向,注重突出实效。
一是厘清社会工作系统的职能与权责。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这是强调社会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必须以社会工作职能、主体、权责的具体化为前提,否则就会因为内涵泛化、责任不清而无法操作。在党委部门牵头抓总之外,社会工作的性质如何认定、主责主业归属哪些部门、协同参与怎样有序到位等方面还是要进一步厘清。唯有如此,各方力量才能履责有据、方向明确。
二是加强党委统筹协调和系统指导。社会性意味着社会工作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涉及众多部门、主体和领域,需要构建一种纵横结合、专兼结合的网络化体系。就其工作性质来说,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信访部门、民政部门、群团组织、社区群众自治组织、新兴社会组织等都是以社会工作作为主责主业的,尽管他们的工作不一定叫作社会工作。要使这些部门和组织经由工作衔接形成整体效应,就必须加强统筹协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成立,为此跨出了关键一步。党委社会工作部要站在本级党委的高度对社会工作进行整体谋划,对党群、政府、社会等方面主责部门加强统筹,同时通过推动增加制度和政策供给,激励各方形成合力。
三是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以落实属地责任为抓手,不断扩大基层党建覆盖面,进一步激发区域化党建活力,推动基层党建体制机制走向成熟。要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抓手,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链接各方资源,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要瞄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统筹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鼓励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建强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动员群众的社会工作机制。
文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要以深化党对社会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为关键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党的决策和部署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其次,要以构建社会工作多元主体协同的体制机制为必要之举。社会工作服务的广泛覆盖、精准实施、持续发展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政府各部门应明确分工,加强主体间的沟通合作、资源共享、政策对接、服务互补,进而形成协同行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再次,要以探索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为核心任务。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与教育,推动基层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并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保障制度。最后,要以深化社会工作专业自主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要支撑。一方面,加强社会工作理论探索与实务创新,推动“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转化;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开展自主创新,探索适应不同群体和地区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何雪松:一是要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引领,尤其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部门的统领作用。统的内涵包括政治引领和体制融合,特别是要聚焦队伍建设和财政保障。第二,要加强体制融合。党的社会工作部门要着力健全工作体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的积极性。比如,从促进专门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而言,社会工作部要与政法部门、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共同推动司法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重点领域的社会工作发展。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第四,要加强基层社会工作力量。实质性为基层减负,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社工站的建设。基层社工站是党在城乡基层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创新举措,要在强化基层社会工作力量的政治站位上大力发展。
主持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如何“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做好新兴领域的社会工作?
马西恒:抓好“三新”党建工作,是把新兴力量转化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的需要,也是党组织引领和服务新兴领域力量健康发展的需要。但是新兴领域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生存发展压力大、党建基础弱等特点。必须针对新兴领域特点,着力推进基层党建的理念、体制和工作创新。
在理念上,要强化服务先导,寓政治引领和治理行动于服务之中。新兴领域党建要谋取长效,就要顺应新兴领域发展规律和主体诉求,把党组织的政治和治理功能叠加在服务群众的功能之上,使服务、治理、政治三大功能融合共进。这里的学问就在于,如何服务才能发挥出政治引领、治理动员的效应。为此,就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通过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方式,实现在服务中促进互动,在互动中体验互惠,通过互惠增强互信。
在体制上,要做实网格化党建,以精细化治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网格化源于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需要,旨在依托网格空间配置管理资源,填补城市管理的缝隙和空白点。新兴领域党建一方面要善于化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把支部建在网格里,依托街区、园区、商圈、楼宇等空间单元实现对新兴领域的兜底覆盖;另一方面要转用精细化治理模式,在推动党建资源下沉网格的同时,协调网格内外各方力量结成“党建共治网络”,协力、高效推动党建工作向沿街“小个专”商铺覆盖。
在机制上,要把新兴领域的共同需求转化为共治项目,做实组织动员的关键抓手。新兴领域主体之间既有竞争,也有“抱团取暖”的共同需求。例如,一条街道的沿街商铺可能希望政府帮助整治、优化街面环境和服务设施,从而吸引更多人流量。对此,政府作为的空间有限,但如果将其转化为自下而上参与的公共议题和共治项目,就可以成为引导商铺参与行业自律和街区治理的抓手,从而形成“公转”与“自转”相互促进、各方主体协同互助的良性循环。
文军: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组织合力,进而有效整合“三新”力量,共同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三新”党建工作。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与基层党建组织等主体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协助基层党组织对“三新”群体进行排查摸底,并通过规范性组织建设、模范党员培育等措施,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引领力,共同推动“三新”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二是打破传统组织框架,探索适合“三新”群体的组织方式。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作用,积极助推基层党组织工作革新,探索深度契合具备高流动性、高分散性、高灵活性的“三新”群体需求的党建服务,如建立流动党支部、网络党支部和“韧性”党员活动机制等。三是创新联合服务方式,提升对“三新”群体的关怀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阵地,为“三新”群体提供普惠性服务,并协同和借助党组织网络和线上平台,增强与“三新”的链接,进而为其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
何雪松:新兴领域的社会工作要守正创新,既要发挥好党建领域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立足新形势不断推进引领性变革。简单的管控不能够回应新兴领域的新需求,要把发展、服务和治理结合起来,加强新兴领域的研判和认识,把握其发展规律,了解新兴领域就业群体的新特征、新动向,包括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空间形态和群体心理。比如很多新就业群体,他们是进入平台获得其工作,其工作场所是流动的空间,这与以往基于固定的物理空间的生产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对他们开展工作就需要创新方式方法;针对卡车司机,我们在服务区开展工作;针对快递小哥,我们在物流集散地和日常休息区开展工作;针对各类主播或up主,我们在平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的服务要在“节点”上开展,“节点”服务是新兴领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新时代社会工作的中国实践为建构中国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研究视角。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两个结合”,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人才保障?
文军:当前,我们需要改变和超越以往“对照式知识生成路径”的框架限制,结合中国实际构建出既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又彰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独特性与规律性,并能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与支持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具体来看,一是回归人的主体性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原则和理论取向,深入关切和回应人的需求、情感和价值体系,让知识真正地应用于人、服务于人。二是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精粹。创造性地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体系、理论基础与中华文化脉络、文化价值相结合,自下而上地从中华文化中进行理论“萃取”,丰富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三是加强社会工作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让学生增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融入中国特色理论、政策和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背景和治理实践。四是变革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方式。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从主体层面和方法层面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
何雪松:一是加强社会工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要推动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已建立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今年新增3家社会工作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要真正做好社会工作教育与政府要求、行业需求的结对,培养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二是加强社会工作与新技术的结合,尤其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正在研制社会工作知识库,后续会进一步开展社会工作垂类大模型建设。大模型有助于将社会工作者从一般性的文字材料等行政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三是加强社会工作研究。聚焦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难点、痛点,聚焦社会工作各个领域里的核心实践问题,推动实践创新。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正在组织力量开展相关研究。我们还要建设相关数据库,如华东理工大学已经建设有“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数据库”。四是加强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和知识生产,其贡献不仅仅在于推动国内社会工作发展,还有助于丰富全球社会工作知识库,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更好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西恒:中国式社会工作是面向社会领域多元主体、以社会化方式开展的群众工作,是顺应政企关系、政社关系调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而推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由此决定了中国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制度内涵和实践指向与西方存在本质区别。然而,中国式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走专业化、科学化道路,这就要求建构基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和中国实践的自主知识体系。为此,在价值伦理上,要融汇党的群众观念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爱思想,建构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规范。在学理知识上,要面向本土社会工作制度要求和实践需求,加紧发掘党的群众工作、群团组织工作、民政服务工作、基层治理工作、城乡社区工作等方面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形成分门别类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在具体方法上,要善于从有关经典案例、实践经验中提炼行之有效的操作技术,鼓励社会工作者对自身实践开展反思性研究,同时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加紧汇集形成中国式社会工作的技术体系。
编辑:涂传博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