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大都会社区多功能厅又迎来天津市首批司法社工。2016年9月,这些老朋友在这里,交流工作心得,如今,她们中的10名优秀代表又在这里接受表彰,再一次向人们展示她们在工作中的风采。
与9个月前相比,受表彰的和平区五大道街泰来里社区司法社工杨青山语言中多了份从容:“我的成长与同事、社区领导的关心密不可分。”去年4月,杨青山入职后,学会了入户家访、纠纷调解方法,更学会了如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跟街坊沟通。
对泰安道社区司法社工陈玉梅而言,最大收获是学会耐心倾听。“其实,邻里之间没有大不了的事,但需要你耐心倾听,选准好角度,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司法社工都能迅速融入工作环境,这63名司法社工中也有人因为不适应选择了离开,但更多的是选择了坚守。
树德里社区负责人赵金梅对司法社工的评价是“有灵气、肯付出、顾大局、眼里有活”,她认为社区与司法社工是共融、互动、相互帮衬的关系。“平日里,她们要承担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等多方面工作;另一方面,只要我们社区有需要,她们几乎是随叫随到,不经意间,她们也成了知晓社区工作的多面手。”赵金梅说。
与司法社工朝夕相处的小白楼司法所所长吴志凯认为,司法社工必须要接地气,要有真本事,要有一颗为老百姓服务的心。因此,在司法社工到小白楼司法所报到的第一天,吴志凯的要求是她们必须“沉”下去。
这个“沉”字,司法社工李军的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当你赢得社区群众的尊重、社区干部的认可、同事之前真切的关怀时,你的收获才是满满的。”
“我觉得这些孩子个个优秀,每个人都应该有奖。”泰安道社区的刘素萍阿姨向和平区司法局局长杨福明建议。
刘阿姨的建议得到了杨福明的积极回应。从这批司法社工入职之初,和平区司法局就对这支队伍的培养与使用做了长期的规划。“要让她们有学习提升的空间,有赶帮超的劲头,还要有一个奔头。”杨福明认为,优化司法社工工作的软环境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司法社工队伍建设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今日,她们‘破茧成蝶’;明日,她们方能振翅高飞。”杨福明期待。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