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这一家子怎么办呦。”“小李,又需要志愿者陪同去医院拿药了。”“小李,我们一家三口状态好多了。”.....这是望城坡街道南家塘社区精神残疾家庭与社工的微信记录,如家人一般分享着日常生活状况,表达困难需求,倾诉心声。从2022年开始,湘江新区望城坡街道社工站已持续2年多为其一家提供健康支持、居家生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多项服务,助力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实现社会再融合。
常态家访,倾听心声
谢阿姨及其儿子均持有精神残疾证,长期服用失眠药,每月须前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拿药,同时谢阿姨患有脑梗塞、高血压,腿脚时常疼痛,其老伴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基本不下楼不出门,其儿子患有精神残疾症,家庭日常生活只有靠服务对象来支撑。一家三口居住在6楼一室一厅的房子,杂物堆积,尤其是到了夏天,更是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但也只能勉强生活下去,而随着服务对象身体渐差,原本就脆弱的生活更是被打破,日常生活如何维持、每月就医拿药越发困难等系列问题让服务对象焦虑不已。
社工通过日常家访、电访形式,及时了解、跟进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倾听服务对象的诉求,接纳、理解、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协助其、陪伴其共同面对生活困境,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支持。
资源联动,搭建支持网络
社工整合辖区内外资源,包括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高校志愿者、热心居民等,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咨询、送医上门、陪同就医、家庭清洁、居家收纳、情感关怀等多项服务,解决其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医生入户进行用药指导、健康监测,增强服务对象家庭的健康维护能力;原本一家三口均须到医院才可取药,经社工沟通,只需服务对象一人到场,社工与志愿者每月陪同就医拿药,护送其安全到家,解决了服务对象一家拿药难题;志愿者定期入户陪伴、卫生清扫、收纳整理,且社工进行家务整理和保持的引导工作,促进服务对象家庭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共同营造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当得知服务对象因出院在家须休养,而日常生活难以维持时,社工发动同质群体共支持、联动社区共帮扶,协助服务对象解决一日三餐问题。
社区参与,促进社会融入
在服务对象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社工邀请其参与节庆、兴趣互动、外展出游等社区活动,引导服务对象带领其儿子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的次数逐渐增多,增强了与同质同辈群体、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的互动与交流,促使服务对象家庭的社会参与度得到提高,自我支持能力得到增强,逐渐融入社会。
陪伴同行,重建生活信心
服务对象有因身体渐差而产生担忧、焦虑情绪,社工运用专注倾听、积极回应、鼓励等技巧让其感受到真诚的陪伴,疏导其不良情绪,引导正向面对困境。同时,社工坚持与服务对象同行,陪伴服务对象面对困难,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让服务对象汲取同质群体的正能量,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街道、社区、社工、志愿者等多方的关爱,促使服务对象逐渐重拾生活信心。
经过社工的介入,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得以解决,恢复以往生活状态,逐渐融入社会,重拾生活信心。如谢阿姨这类计生特扶老人,望城坡街道社工站通过整合服务,有效协调辖区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我增能,实现了社会再融合。
编辑:涂传博 审编:WZ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