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探访|生活照护、针灸推拿……养老学的真不少,00后毕业生做起社区养老服务社工

 时间:2024-05-14 08:28:09来源:半岛都市报

“奶奶,您最近还好吗?有什么不舒服吗?”在青岛市技师学院护理专业教室,2023级学生董一帆和八九名同学一起,正在准备将于今年6月举行的青岛市第十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翻身训练、轮椅转移、给老人换床单、喂食等实操内容都是他们要反复练习的内容。

青岛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而现有的养老护理员存在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护理技能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的发展。日前,青岛市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鼓励支持驻青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

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毕业后工作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进青岛市技师学院市北校区和市北区敦化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探访养老相关专业学生培养与就业情况。

针灸推拿、康复保健、烹饪、营养膳食……养老专业学的真不少

走进青岛市技师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的护理专业教室,记者发现,教室里的陈列与普通教室大为不同,教室正中摆着两排按摩床,学生两人前后相邻坐在按摩床旁,课程教材就放在右侧的按摩床上,推拿按摩老师身前坐着一名学生,老师正把手按在学生的头部穴位,给同学们讲解如何按压穴位。

按摩只是学生学习的诸多课程之一,青岛市技师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康护教研室主任王玉玉介绍,除了按摩,学生还要学习针灸推拿、康复保健、健康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学习的内容会涉及到全生命周期照护,包括康复、穿脱衣训练、手杖行走、轮椅转移等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会有止血包扎、生活照护模块的铺床、为中老年人洗护头发等等。”

采访中,还未到午餐时间,记者就在教学区不时闻到阵阵饭香,据了解,这还真不是学校食堂在准备午餐,而是隔壁烹饪专业的师生在上课。王玉玉告诉记者,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烹饪课程,要学习老人的饮食照护技能。“学院办养老相关专业的突出优势之一,就是有烹饪专业的教学资源。”王玉玉介绍,“养老相关专业,特别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涉及到烹饪、营养膳食、营养配餐、营养设计与评价等相关课程。对于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的照护,不仅要有生活照护、康复照护和基础照护的技能,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饮食照护,这就与康养与护理学院的烹饪专业、面点专业相关特色和资源进行了融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学生平时的日常课程中,就有营养设计与评价课程,也会走进烹饪、面点的实训室去设计食谱,同时进行操作。学生就业时,不仅是面向养老院、社区、机构,还会有居家养老服务,在饮食照料方面就需要较高的技能,我们也在着重培养这一块。”

王玉玉介绍,目前在校的学生为2023级学生,2022级学生目前正在实习。“目前培养的学生都是初中起点,大部分为5年制,以面向就业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技能。有些许的升学班(职教高考班)。”据介绍,根据培养方案,学生在第二年下半年、第四年的下半年和第五年都在企业实习。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护理专业是青岛市技师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这两年新开设的两个养老相关的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2022年新开设的,第一届招收了50名左右学生。2023年,康养与护理学院养老相关专业进行了第二届招生,并新开设了护理专业。目前,两届学生有200余人。

王玉玉介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健康管理师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侧重于针灸推拿、按摩、康复保健、健康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学生目标就业单位为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推拿按摩、康复保健等机构。护理专业偏向养老护理方向,开设课程有基础护理操作、养老护理等相关课程,学生目标就业单位为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等单位。

说起设立这两个专业的初衷,王玉玉说,“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青岛是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很大,我们积极响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养老护理相关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翻身训练、轮椅转移、喂食……这些都要一遍遍实操练习

在护理专业教室,记者见到正在准备青岛市第十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的师生,青岛市技师学院2023级护理专业学生董一帆介绍,“准备的项目有照顾老人翻身训练、轮椅转移、给老人换床单等实操,此外还要准备照护计划、反思总结、制作海报等。要照顾到老人的心情,动作要标准,还挺有难度的。”

今年17岁的董一帆是去年初中毕业后来到青岛市技师学院学习的,“家里有老人,我想通过学习护理专业,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我本身也喜欢这个专业,以后就业也想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虽然才读一年级,但董一帆已经想好毕业后,去养老机构做养老护理员,延伸专业路径。这一年,除了学习文化课,董一帆还学了不少护理知识,“最基础的是七步洗手法,测血压、测血糖、空床铺床等知识,此外,还学习了人体解剖学、护理学基础等课程。”

最近这些天,还有八九名同学和董一帆一起准备赛事。“2人分为一组,互为SP(标准化病人),交换着练习铺床单、轮椅转移、给老人喂食(模拟)等。为了做得更好,我还会整理笔记,让自己记住应该干什么。再接下来是实操,记住了步骤,做起来会更熟练一些。也会有和老年人交流,比如,‘奶奶,您最近还好吗?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沟通时会仔细、耐心地和老人讲,她应该怎么做,遵医嘱。”未来四年,董一帆还要继续学习护理专业,她计划,四年里要把养老护理员证书考下来。

“2023年,青岛市技师学院承办了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青岛市选拔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同时,学院也是参赛单位,取得了该项目青岛市前5名的成绩,5人中有3人拿到了健康管理师技师级别的职业资格证,2人拿到了高级工。”王玉玉介绍,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员的技师级别相当于本科学历,可以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将来进入到养老机构、体检中心,也是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对就业很有帮助。记者注意到,上述取得青岛市前5名的学生均为2022级,也就是第一届招收的学生。

配餐送餐,为居家老人送药、按摩、助急……00后毕业生做起社区养老服务社工

在市北区敦化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今年24岁的社会工作者毛润昊。眼下,毛润昊承担着敦化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老食堂和伊春路、西吴路、山东路三个助餐点的配餐、送餐工作,还为十七八个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敦化路街道辖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每天的工作时间,毛润昊都是骑着电动车来回奔波。“每天上午8点上班,先是在市、区两个平台上查看签约老人的信息,主要是回访近期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情况,是否去护理了,护理了什么内容,老人的满意程度如何等。10点前的时间用来巡诊,我把负责的十七八个老人的时间排出来,两三天轮一遍,每天上午去看五六个老人。到了10点多钟,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把厨师做好的配餐打包、封箱送往西吴路、山东路站点,如果哪家需要送餐上门,会提前准备好。中午,我会骑着电动车转,查看一个中心三个站点的运营情况以及老人的满意度,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下午也是到老人家里服务,有送药、按摩、助急服务。不忙的时间,在养老服务中心,带着老人活动,做手指操。”毛润昊给记者介绍他一天的工作。

2019年,毛润昊到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方向是居家养老服务,3年学制,专科学历。2021年,学了2年专业知识后,毛润昊进入北京一家居家养老机构实习,做社会工作者。

说起当初学养老专业,毛润昊说,“我在家里,和爷爷奶奶关系特别好,平常也喜欢和老人交流,老人讲过去的事,我也比较感兴趣。本身也喜欢与老人打交道。一看还有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就选了。”

毛润昊是潍坊人,考虑到离家近,毕业后,他来到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居家养老事业部,做起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月薪在5000元左右。“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有八九成的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生活,他们需要居家养老,但不少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平时缺少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是养老产业的一个新兴形式。”毛润昊说。

毛润昊现在所在的敦化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有养老、助餐、医疗三项服务。住在中心的老人,衣食住行都有护理员在照护,同时中心为居住在附近的老人提供助餐、输液、开药等服务,并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需求。

“市北区每个街道有一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会有站点。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在社区旁边,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后顾之忧。”毛润昊说,“老人白天可以在家吃饭,晚上也可以返回自己家中,相比在养老院更加自由。”

毛润昊喜欢养老服务这份工作,在他看来,养老产业有前景。“山东省的居家养老也刚起步。居家养老,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都是靠摸索着来,也需要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打开自己的创新思维,为这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毛润昊说。

在敦化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田莉看来,相较于没有养老相关专业学习经历的员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的毛润昊在工作中有不少优势,“在服务老人方面,他的技术更强。对老人的服务态度也更好。对老人的日常照护水平,他们的学习经验对工作都会有帮助。平常给老人组织活动,也更有经验。”

在敦化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有像毛润昊这样养老专业出身的,也有“老带新”,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

“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老人需要的服务,不仅局限在养老院,家庭这方面也需要,这就需要更多的养老方面的人才,需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更多的养老相关专业,培养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为老人提供服务。”在田莉看来,目前,养老服务人才还有很大的缺口。“需要鼓励有耐心、爱心、责任心的年轻人多学习这方面的专业。”

编辑:涂传博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