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静邻暖心”救助力量,做困难群众的“撑伞人”

 时间:2024-05-13 08:45:08来源:上海静安

2014年,静安区开始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2018年,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桥计划”项目获得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最佳创新实践成果”第一名;2020年,静安区被列入全国14个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试点单位之一。

13岁父亲离世、身体脊柱侧弯的少女在社区救助顾问“陪伴式”关心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重新体会到了被珍惜、被重视的感觉。

刑满释放后长期无法找到工作的青年,在社区一次次心理疏导帮助、推荐对接工作资源、定制“政策叠加包”等联合救助后,感觉“快要跌入黑暗谷底”的人生,从此“又洒进了阳光”。

父母离异、屡次找工作失败的低保青年,在街道为其多次创造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机会后,靠着个人努力成为了“mba咖啡师冠军赛中国冲煮冠军”,在热爱的咖啡行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项项认可和一个个暖心故事的背后,是静安区精准跟进民生动态变化,着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探索。

当下,社会救助理念正从被动生存型向积极发展型转变,困扰低收入群体的已不仅仅是温饱层面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包括可行能力培育、风险防范、机会获得和社会融入等诸多较高层次的发展需要,社会救助的迭代升级刻不容缓。

作为上海市唯一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单位,多年来,静安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深入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转变,汇聚“静邻暖心”救助力量。

“红黄绿”的救助层级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困难群众面临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困境,而是经济困境与身心健康、能力发展不足、社会融入受阻等多重问题的叠加,因此,仅以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困难家庭,已不能反映困难群众的真实境况。

近年来,静安区率先探索建立“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物质、健康、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家庭照顾六大维度对贫困家庭进行全面分析,分十个指标(收入困境、居住困境、疾病困境、残疾困境、教育困境、就业困境、儿童青少年困境、家庭结构困境、社会保障困境、社会参与困境)对贫困家庭进行全面分析,更精准地勾勒出家庭及个人致贫致困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形成高、中、低三个层级的困境程度,建立起“红色、黄色、绿色”三类预警机制。

如此一来,社工可以针对不同困境程度的家庭,制订“精准且个性”的救助方案——对于低度困境家庭,以满足其家庭的基本需求、防止困境程度升级为目标;对于中度困境家庭,以帮助支持和发展提升为主,挖掘和激发家庭复原力;对于高度困境家庭,以降低家庭风险为出发点,开展深度个案服务,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彭浦新村街道的高老伯,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与妻子离异,无子女。社工通过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到高老伯的基本情况,对其展开入户评估,通过精准评估系统确定高老伯为中度困境对象,呈现黄色预警,于是,社工便对高老伯开展每两月一次的上门走访服务。

后期,高老伯因为存款超标而退出低保救助范围,随即,其困境程度显示为“绿色”,社工每季度进行定期回访跟进,确定高老伯的基本生活情况。

在跟进过程中,社工发现高老伯不幸罹患前列腺癌,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支出,智能评估系统对高老伯进行“红色”预警,社工随即增加服务的频次,同时还为高老伯链接有关的社会资源,动员楼组志愿者定期进行上门慰问。这些强有力的“后盾”和精准性的帮扶措施,使高老伯原先低落的情绪得到舒缓,对未来生活也增强了信心。

以困难程度为尺度,困难需求为依据,困境人群为类型,静安精准跟进民生动态变化,提升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建立起更加精准高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全社会”的救助形式

以往,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基于专项需求的社会救助,往往需要困难群众自己主动申请,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对政策了解不清、申请程序复杂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困难群众应保未保,也造成救助资源使用低效,社会救助供给呈现“碎片化”特征。

为此,区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向内联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向外联合基金会等慈善力量,共同打造“静邻暖心”救助资源共同体。同时,促进救助条线不同层级的功能联动,发挥区级资源整合功能,实现资源的向下畅通,落实街镇级多源头主动发现的优势,实现重点疑难个案的向上反馈,初步实现“群众主动求助”与“政府主动救助”双向并轨。

奇奇、蒂蒂是一对正在读预备班的双胞胎姐妹。由于父母均有肢体残疾,平时出行不便,对两人的照顾比较有限,平日里,姐妹俩也很少有机会走出家门进行户外运动和社交活动。

社工通过精准评估系统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到奇奇、蒂蒂的基本情况后,上门开展入户评估。评估了解到,姐妹俩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缺少课外辅导的机会,尤其是英语成绩偏低。为此,社工通过与大学生志愿团队展开合作,链接社会资源,为两人提供线上课业辅导服务。

同时,还通过组织户外活动,增加两人的社会参与机会和频次。此外,社工还积极与社会慈善组织合作,为这个家庭对接食物银行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生活压力。

在对于奇奇、蒂蒂的这次社会救助中,形成了低保政策及残疾政策的覆盖、社会力量和慈善力量的参与形式,满足了整个家庭多元化救助需求,进一步破解社会救助部门“各自为政”、困难群众“多头求助”的问题,使得救助服务“串珠成链”,提供能够满足受助对象多样化需求的“救助套餐”。

如今,区民政局积极推动辖区内社会救助资源的扩容提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公益沙龙等方式,共计吸引235家社会组织、32家爱心企业、1690名志愿者加入社会救助中。截至2023年,静安区共投入资金911余万元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共计26个。

“全周期”的救助机制

2021年底,静安区民政局发布了《静安区“全周期”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指引》,以包括儿童、失无业人群、妇女、老人及身心障碍者在内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群体为服务对象,构建起从“救助入口”到“救助出口”广覆盖、“物质+服务+心理”多维度的有预警、有追踪、有服务、有发展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从以往的注重事后救助向全过程、全周期救助方式进行转变。

22岁的茜茜是一名大重病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母亲患大重病,家庭医疗费用压力大,父亲为养家糊口而早出晚归。社工通过居委会了解到茜茜家庭的基本情况后,便对其开展入户评估,为其制定专属的服务计划。

一方面,在茜茜准备法考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产生崩溃情绪时,及时提供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为茜茜提供就业指导,模拟现场面试等。最终,茜茜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入职律师事务所,身患重病的母亲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目前,社工还在定期对茜茜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最近还邀请其成为志愿者,实现“受助”向“助人”的转变。

在区民政局指导下,当下,各街镇还在探索社会救助退出人群的返贫监测体系。如,彭浦镇目前已对76户家庭的情况进行研判,经过量化评估得到全镇社会救助退出人群的返贫风险评估表,再以数据形式打分形成“不易返贫”“容易返贫”“极易返贫”三个风险级别,分别提出相应对策。

从救助前期,详细了解救助对象的信息和需求,规范“全生命周期”“入口端”;到救助中期,根据困难群众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救助计划的内容,充实救助的“运行端口”;再到救助后期,定期巩固救助成效、研判返贫风险,让困难群众在“出端口”实现从“社区救助”到“自我效能”提升的转变……静安以“全周期”救助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实体化”的救助空间

近日,静安区发布了《关于推进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的工作指引》,文件指出要建设“1+14+x”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站点。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1个区级、3—5个街镇级示范性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到“十四五”末,各街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争取实现全域覆盖。

其实早在3年前,静安就针对困境对象“述说无门”或“欲说还休”的现象,在曹家渡街道试点成立了上海首个集办公、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空间——“民生暖心屋”。

这个实体空间,不仅为专业救助服务工作开展提供物理空间支持、促进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标准化,还能向社区居民提供救助政策咨询、心理疏导、个案帮扶、居民调解等民生救助类工作,真正实现“小小一间屋,能办所有事”。

“吾家帮帮屋”是宝山路街道综合救助实体服务站点,集“静邻帮办”和救助帮扶服务为一体。该实体站由前端和后端两个站点组成。

前端立足于街道救助所,主要负责政策咨询、服务办理和困境评估。后端位于街道邻里家,主要负责针对危急难个案的服务介入,链接多方社会资源,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开展系列性帮扶、帮办服务以及社区救助顾问的队伍赋能。通过“前端+后端”双端融合,为辖区内更多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全流程、多渠道、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相信随着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的逐步覆盖,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将洒满社区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居民充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社会救助领域工作迎来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静安将以“静邻暖心”系列品牌为抓手,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静邻暖心”实体空间,依托“静邻暖心”救助顾问队伍,开展“静邻暖心”行动,在助力兜底保障中,持续加强专业服务、展现专业价值,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涂传博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