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兄妹牵动全网:小食堂暂设在社区餐饮店,帮帮团社工妈妈也准备好了

 时间:2024-04-11 23:40:22来源:钱江晚报

“警察叔叔,爸爸一天没回家了,我们没吃饭,好饿……”9岁男孩报警背后,是一个单亲爸爸努力带着两个娃在异乡生活的辛酸和无奈,让人泪目(点击链接“警察叔叔,我们没吃饭,好饿!” 一男童报警求助,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潮新闻钱江晚报报道这个故事后,不少读者牵挂着两个幼小的孩子,有人想捐书本、学习用品,还有人希望资助晚餐。杭州一位妈妈直接给记者转了500元现金,想作为“兄妹小食堂基金”。

富阳当地教育局、妇联、社区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方面正在商讨、解决孩子的接送、餐食问题,社区也准备成立一支‘帮帮团’,晚上可以去孩子家里转一转。”富阳区相关负责人告诉潮新闻记者。

“请记者帮我转达,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爱心,现在各方都给我们这个家庭提供了切实的帮助,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孩子的爸爸向潮新闻表示,暂时不接受大家的捐助。

兄妹小食堂暂时落脚社区餐饮店

“我们想给孩子一点帮助,可以托记者转交吗?”“孩子们周围有吃饭的地方吗,我们想资助点餐费。”昨天到今天,不少读者联系上潮新闻·钱江晚报,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杭州的周女士是一名医生,她看到报道很有感触:“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到两个孩子深夜吃不上饭很心疼,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营养更需要关爱,我很想帮助孩子们。”

读者们的爱心和帮助可以通过什么渠道传递给孩子?社区民警陈伟钧最近一直关注着孩子的动态。他和孩子爸爸商议过,能否在租房周边,找到一两家品质有保证且长期可以提供送餐服务的餐饮店。

徐晓华和陈伟钧 记者俞刘东 摄

陈伟钧告诉潮新闻记者,他们最早就和孩子家楼下的沙县小吃联系过,老板表示孩子们可以尽管来吃饭。但考虑到长期吃单一面食,营养不够均衡,还是需要以荤素搭配的饭菜为主。目前,他们又联络了孩子家隔了一条马路的米当家快餐店。

“这家店我自己也去吃过,档次中等,饭菜质量、卫生条件都还可以,孩子爸爸也比较认可,但他担心孩子怕麻烦不肯每天去点餐,所以我们又和老板商量,能否提供送餐服务,老板得知孩子们的特殊情况也表示同意了。”

金秋社区书记徐晓华说,目前社区没有固定的老年食堂,社区周边还有一家餐饮店也在考察中,看是否能为孩子们送餐上门。也就是说,兄妹小食堂的第一站,很可能落脚在社区餐饮店。

爱和陪伴不能缺失,帮帮团社工妈妈们准备好了

孩子的吃饭、接送问题尚且可以解决,但是亲情的关爱和陪伴不可或缺,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这一家人住到我们辖区才3天,孩子报警后,我们第一时间上门并将持续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最近,富阳区妇联、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多次上门看望、买食物给孩子。

徐晓华说,每一次看望后,大家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孩子们最需要来自妈妈的爱,这份陪伴无可替代。通过进一步了解,孩子妈妈也住在富阳。妇联、社区的工作人员当即和她见了面,“大家捐再多的钱也无法取代家庭的关爱,孩子妈妈也对我们表示,只要工作时间允许,她会经常来看孩子,和孩子相处。”

父母婚姻的裂痕也许无法修复,但最不能影响的是给与孩子的爱。孩子父母毕竟已经处于离异状态,如何最大程度上弥补亲情和爱的缺口?

“我们社区里有很多妈妈社工,都懂照顾孩子,社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这样晚上值班社工可以上门去孩子家看一看,了解孩子们吃了没有,吃得好么,今天高兴吗,身体好不好……”在徐晓华的倡议下,很多妈妈社工已经第一时间响应,将作为第一批“帮帮团”妈妈上门陪伴孩子。

后续,社区还会发动一些有心理辅导等专长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我们一位社区工作者很细心,早就把社区值班电话储存进了两个孩子的电话手表里,这样孩子们也可以及时联系到帮帮团妈妈们。”

孩子爸爸很感动:感谢所有人的爱心,我们暂时不需要资助

4月11日傍晚,潮新闻记者联系上孩子爸爸。爸爸正在出车中,他首先表达了对潮新闻的感谢。

他告诉记者:“昨晚,孩子学校的校长、班主任,还有教育局、妇联、社区街道等都到我家里来,询问情况,一起商量孩子的接送、晚餐问题,目前有个方案是,建议我把房子租住到学校一百米处的小区,由班主任接送孩子。”

孩子爸爸说,从四面八方伸出的援手,让他这个异乡打工人真的很感动。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妥善安顿好,他在前方出车、挣钱会更加踏实。

虽然家庭经济上暂时还不够宽裕,日子过得简朴一点,但是他想好了:“我和孩子暂时不需要大家的资助,我想自己再努力一把,再次感谢所有热心人士对我们家庭的关注和爱心。”

编辑:甘再松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