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是第18个国际社工日,今年的主题是“美好生活:面向变革,共享未来”。去年6月,浙江万里学院首届社工专业的46名学生毕业了,这是宁波首批社工专业的本科生。根据数据统计,首届毕业生中对口就业及本专业继续学业深造的达到48%,他们中不少学生选择了社会工作相关专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区工作也步入了“互联网+协商”时代,这种全景协商的议事模式,是一种网络时代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正好为年轻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平台,使他们拥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而这种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推出,促使居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院落”事务的协商处理中来,反过来也促进了社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据一些社区反映,在文明城市创建、抗击疫情等方面,“60后”“70后”社工虽然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遇到一些数字化、智能化的事情就显得力不从心。像核酸采样扫码工作,还是“90后”“00后”社工上手更快,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至于像指导老人线上就医、制作视频、使用智能家电和智能手机、线上打车、点外卖等,更是年轻高校毕业生的拿手好戏。
逐步建立与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宁波基层治理“铁军”,既要有俞复玲、朱红明等一批在全国赫赫有名的社区工作领军人才,也要有应届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社工专业毕业生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合理的社区治理人才梯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社区工作要保持活力,不但要在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而且还要在社工年轻化、知识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社区管理能力,全面夯实社区建设的基层工作力量。与此同时,社工要大胆工作,勇于实践,逐步积累社区工作经验,尽快融入社区,提高居民的认同度。
对居民来说,也要支持、理解、配合社工工作,多给予正面鼓励,让年轻社工充分体验到“被需要的快乐”。自己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尝试做志愿者,协助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工分挑重担,共同为建设美好小区出一份力。
编辑:涂传博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