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无小事,社工服务显担当。太白湖新区社发局整合多方资源,打造镇街社工站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建设,协调镇街配齐社工站硬件软件,打造规范化阵地平台,运用“1234X”服务模式,发挥“社工+志愿者”多方合力赋权增能作用,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四大服务领域,聚焦解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问题,把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五社联动聚合力
打造专业服务品牌
“服务态度好,还专业!”家住石桥镇北王三村冯阿姨对义诊医生的热情服务连声夸赞。冯阿姨最近眼睛总不舒服,早就想去医院看了,一直没顾上,得知有“光明视界睛彩济宁”眼健康义诊公益活动,一大早就来排队完成了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科疾病成为老年人的高发病,我们邀请济宁启明眼科医院的医生走进北王三村,这场公益活动通过视力检查、眼压测试后,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对咨询的居民一一提出合理的眼科健康建议,把方便、专业的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希望能唤起居民对视力的关注。”石桥镇社工站负责人冯援说。
作为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示范点,石桥镇社工站自2021年11月成立,便积极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聚焦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问题,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服务对象,建设了一支专业化、本土化、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效把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协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并与民政部门携手强化了新型政社关系,丰厚了基层治理多重力量。
“石桥镇社工站配备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如社工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配备专职社工3名,有两支由社区骨干志愿者及当地热心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同时接收社工专业研究生、本科生进行专业实践。”冯援介绍,社工站在党建引领下,整合联动多方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创新探索“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运营“1234X+五社一心+六位一体”特色服务模式,依托社工站承接开展“暖心守护·成长明天”离婚家庭子女关爱项目、石桥镇“儿童主任赋能行动”“情暖夕阳·耆乐无穷”老年人关爱支持计划等项目,扶持培育相对成熟的是“向阳花开”志愿服务团队、“红色物业”志愿服务团队,探索基层治理实践经验,打造“关爱一小温暖一老”“童心互助伴你成长”(童成长)“春风向暖一路生花”幸福银龄等特色品牌,有效为基层赋能减负,推动社工站建设全面发展。
“社工站自落地以来,持续追踪困难群体动态需求,链接慈善、社会资源,联动多元力量,补充了民政部门的常规服务,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精准化服务,同时积极吸纳志愿者加入关注困难群体,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加有温度、有力量的服务,发挥社会工作贴近群众的优势,真正将社工服务落在基层、沉到一线。”石桥镇民政办主任王美荣坦言,目前,社工站聚焦“一小一老”服务群体,发动志愿者209人,联动8个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了为老服务、儿童青少年关爱保护等活动共计100余次,总服务达4000余人次,志愿服务参与时长达2029小时,促进居民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激发社区内生动力,实现了“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米”的迈进。
关注孩子们心理
让阳光照亮孩子的心
社工站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新力量,不仅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许庄街道社工站整合惠民政策、慈善等资源,统筹社会救助服务站、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阵地,开展“伴你成长”离婚家庭子女关爱、“心桥舒屋”困境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公益等项目,定期组织开展社区义诊、义剪、健康咨询问诊等活动,为许庄街道困境群体提供精准精细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一些矛盾化解问题。
京京(化名)今年11岁,母亲是盲人,父亲由于小时候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残疾,京京在父母双方残疾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虽然生活态度比较积极,但内心有自卑倾向,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明显,担心被看不起,不敢主张自己的想法。“通过以‘大树成长的故事’为主线的心理干预策略,运用意象对话疗法和绘画疗法,进行10次心理干预后,京京的自卑感和恐惧感减弱,变得更加自信勇敢,胆怯的表现减少,变得相对自然和敢于表达,在人际关系中敞开度也更高了。”许庄街道社工站站长吴超介绍。
“很多困境儿童存在着家庭经济条件差,生活质量低、缺乏家庭教育、关爱缺失,心理健康受影响等问题。”吴超说,“我们采取入户的方式,以人本主义的专业态度,开设了《大树成长的故事》课程,让孩子们画‘大树成长的故事’连环画,结合意象对话和绘画疗法的应用,来分析孩子目前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动摇孩子心底的固执认知,让他们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避免走向极端。”
“社会工作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在实际开展工作中,许庄街道社工站本着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以点带面的原则,成立心桥心理咨询师志愿团,将服务对象重点定为困境儿童,主要的服务项目为心理援助服务。”吴超介绍,同时,引入“心桥舒屋”困境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公益项目,主要从心理服务的角度,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服务对象在情绪、认知、抗逆力、心里稳定性、人际关系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得到发展和改善,从而保证其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前期走访入户调研,经过服务对象和家长同意,2023年筛选出5位困境儿童参与项目个案服务,按照项目的标准流程要求完成个案。”吴超坦言,“每个个案提供10次服务,这样较长程的持续心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改善心理状态,巩固心理成效。目前,5个个案服务已全部完成,共计50次上门心理援助服务,5位服务对象皆有变化,在情绪状态、认知水平和亲子关系上有所提升,MHT评分均有提高。”
“一小”连接着“朝阳”,“一老”连着“夕阳”,太白湖新区社工站始终聚焦辖区内群众需求,打造一乡镇一特色的社工服务。积极探索推进“五社联动”机制下社会工作服务,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各方力量,采取“三站合一”推进社工站规范化建设,配备工作人员,明确社工站工作职责,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聚力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专业服务和贴心服务。下一步,太白湖新区将继续深化“五社联动”,促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开展专业服务,争取在新领域、新项目上有新突破,实现社会工作和民政事业“双提升”。
编辑:涂传博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